1 / 35
文档名称:

18世纪德国文学-课件【PPT演示稿】.ppt

格式:ppt   页数:3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18世纪德国文学-课件【PPT演示稿】.ppt

上传人:1259812044 2016/5/1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18世纪德国文学-课件【PPT演示稿】.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8世纪德国文学知识点?狂飙突进运动?古典文学?作家作品莱辛《汉堡剧评》《拉奥孔》《萨拉·萨姆逊》《爱米丽亚·迦洛蒂》席勒《强盗》《阴谋与爱情》《审美教育书简》《欢乐颂》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狂飙突进运动狂飙突进运动,,得名于剧作家克林格尔在一七七六年出版的一部同名悲剧。狂飙突进运动崇尚情感和自然,推崇天才,强调个性,重视民间文学。它是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发动的一次全国性的文学运动,也是启蒙运动在德国的延长与继续。启蒙运动的主要倾向,都在狂飚突进运动中得到发展与加强。歌德的《铁手骑士葛兹·封·贝利欣根》和席勒的《阴谋与爱情》,是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作。古典文学一般指歌德和席勒在魏玛珠联璧合的十年(1794-1805),它是德国文学继12世纪的第一次高峰之后的又一个堪为典范的鼎盛期,它承袭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传统,以希腊的古典文化为楷模。温克尔曼将希腊艺术特点概括为“高贵的单纯和宁静的伟大”,古典文学家以集真、善、美为一体的日神型希腊艺术为价值取向,力图在人类与自然、法则与自由、现实与理想、社会与个体、理智与情感、义务与欲求之间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创造完美和谐的艺术作品,培养完美和谐的人而不是参与激进的社会政治变革。席勒一生平(1759-1805)德国18世纪著名诗人、美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德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席勒是德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人物,也被公认为德国文学史上地位仅次于歌德的伟大作家。他是歌德的挚友,死后和歌德葬在一起。也是《欢乐颂》的词作者。二歌德与席勒的友谊?席勒初次见到歌德后,曾在给友人科尼尔(一七八八年九月十二日)的一封信上,报告他所得的印象,其中有几句这么写道:“一般来说,我对他(指歌德)一向所具有的崇高意念,并不曾因这次亲身同他接触而有所降低。但是我很怀疑我们是否有可能成为亲密的朋友。有许多事情仍使我感到兴趣,因此我仍希望能有机会同他在一起。他走在我的前面太远了——并不是在年岁上——而是在处世经验和自我发展上——因此我永不可能有机会在路上遇得到他。从一开始,他的整个生活就和我背道而驰,他的世界不是我的世界;我们的见解和观点似乎在本质上就有区别……”?可是在另一封信上,席勒却承认歌德对他的影响之大,重视他的批评。席勒这么说:“歌德使我决心要将我的诗写得更好,具有很大的影响。他的判断对我的作用很大。他对我的《希腊诸神》很给予好评,只是觉得太长了一点;他这批判也许是对的。他的眼光是成熟的,他对于我的意见一向又是反对多于赞成。因此我既然最希望别人对于我的真实批评,他可说是在诸人之中对我最适合的一个。我将从别人方面获得他的意见,因为我决不在他面前提到我自己”。“我同席勒之间突然发展起来的关系,给与我超出了愿望和希望之外的满足——这种关系,可说是命运在晚年为我安排的最值得重视的一种。而这种喜遇的获得,应该归功于我对于‘植物的变形’的研究,因为正是在这场合下才有了一个机会,澄清了使我多年以来故意同他保持一种距离的一切误会”。1805年,席勒不幸去世。歌德为此痛苦万分:“我失去了席勒,也失去了我生命的一半。”歌德死后,根据他的遗言,被安葬在希勒的遗体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