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文档名称:

最苦与最乐.ppt

格式:ppt   大小:2,809KB   页数: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最苦与最乐.ppt

上传人:1656403**** 2021/1/26 文件大小:2.7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最苦与最乐.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
认识
作者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一字任甫,别号饮冰室主人,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学者。广东新会人,出生地主家庭。 早年求学于广州学海堂。1889年中举人。他主张“变法”、“育人才”、“开学校”、 “变科举”等。1898年参与戊戌[wù xū]变法,为领袖之一,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晚年任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著有《饮冰室合集》。
写作背景: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政府统治腐败,人民过着痛苦不堪的生活。一个有良知的致力于中国改革的维新运动领袖,希望唤起更多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和责任感。
★生字注音
预习检测
揽(  )
lǎn
失意( )
shī
达观( )
dá
契约(   )
qì
监督(   )
dū
排解( )
jiě
循环( )
xún
如释重负( )
shì
海阔天空( )
kuò
悲天悯人( )
mǐn
分外( )
fèn
卸却(   )
xiè
★解释词语
预习检测
★莫若:
不如。
★达观:
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任重道远:
任务繁重,道路遥远。
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
★契约:
证明出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
★死而后已:
死了以后才停止。指奋斗到死为止。
★仁人志士:
有仁爱之心的人,品德高尚有志向有抱负的人。
★如释重负:
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
★悲天悯人:
多用来表示对社会的混乱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
用略读的方式读课文,同时思考:
1、划分文章的结构,概括段落大意。
2、本文文题是《最苦与最乐》,那么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苦是什么?最大的乐又是什么?
初读感知 把握文章结构
提示问题:
⑴ 全文有几个自然段?
⑵哪几个自然段写最苦?
⑶哪几个自然段写最乐?
⑷全文是按什么结构来写的?
( 6 )
(1—3)
(4)
(分--总 )
第一部分(1-3)
第二部分(4)
第三部分(5-6)
论述“身负未尽的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论述“人生当勇于尽责,而不能逃避责任”。
1、划分文章的结构,概括段落大意。
人生最苦的事,莫若于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2、本文文题是《最苦与最乐》,那么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苦是什么?最大的乐又是什么?
合作探究,深层理解【一】
再次浏览课文第一部分,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谈苦
1、作者是如何提出人生最苦的事是“责任未了”的?
2、在文中找出“不尽责任最苦”的原因。
3、第1、2自然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4、作者认为责任有许多种,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哪几种责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