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三月三,中国传统情人节。
农历三月初三,时近清明,是时天气暖和,大地返青,河水开流,百花盛开,鸟兽发情,求偶而鸣,人也处于激情勃发时期,是外出郊游和求偶欢会的绝佳时节,从节令来看,更适宜把这一天当做情人节。
七夕则是七月流火,阳气盛极而衰,更多的是秋日里凄切的闺怨,不是完全的爱情。
基本介绍
农历三月三的情人节:三月三的情人节由来已久。有诗为证,李白诗云:“啸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这里的年年柳色,即指农历三月三的情人节。
节日起源
自由恋爱早在远古的时候就存在了,并非人们认知当中的现代产物,这一点在《诗经》当中就已经有所体现。在《诗经·国风·郑风》当中曾有过这样的描写:“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这部分文字描写的就是在每年的三月三春暖花开之日,男男女女相约去河畔嬉戏玩耍的场景。《诗经》收录的是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作品,因此人们可以推断出中国人过“三月三”的习俗至少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存在。
节日习俗
社会在不断发展,人的婚姻形态也在进步和变化,但这种春天令会男女的规俗却一直延续下来,三皇五帝以至禹汤,都承续古制。周朝时虽然已在仪礼中严格规定了婚嫁六礼,但为了人口的繁育,仍规定了三月上巳会男女的仪礼内容,以此顺应天时节令。
“现在的三月三只有在少数民族才可以看得到,他们那里依然保存着最古老的自由恋爱风俗。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西部的黎族青年男女,每年农历三月三这一天,男女青年成群结队地来到有南洋海岛风味的山坡上,寻找爱情,庆祝恋爱。云南大理的白族青年男女,在农历三月三,在蝴蝶泉边欢聚、唱歌、跳舞、、心照不宣的姑娘用手指挠挠男士的手心,双方便携手出入……广西壮族人民在季春三月三开展活动时,各村男女在一起跳舞、唱歌、抛绣球。玩时男女青年各一队,并各自选出队长,相距约五十米远,划出界限,相互抛接,,为选择佳偶进行投情活动。”翻开自己的学术报告,任振河动情地说,“这些都是我们依然保存着的最古老的自由恋爱方式,但在广大的汉族地区却很少有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