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煤气安全管理办法.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煤气安全管理办法.doc

上传人:慢慢老师 2021/1/26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煤气安全管理办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目的
为规范公司煤气作业区域生产、回收、输配、贮存和使用设备、设施的设计、施工、运行和检维修管理,规范煤气区域各项检查及作业标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煤气作业区域生产、回收、输配、贮存和使用设备、设施的设计、施工、运行和检维修管理。
第三条 职责划分
1、安全部煤防站负责公司带煤气作业区域的综合统一监督管理;
2、设备部负责煤气设备、设施的日常安全运行的专业监督管理;
3、煤气作业及设备设施使用单位负责日常维护、保养及检维修管理,同时确保安全措施的有效实施。
第二章 主要内容及程序
第四条 煤气设施的操作
1、除有特别规定外,任何煤气设备必须保持正压操作,在设备停止生产而保压又有困难时,则应可靠地切断煤气来源,并将内部煤气吹净。
2、吹扫和置换煤气设施内部的煤气,应用蒸汽、氮气为置换介质。吹扫或引气过程中,煤气设施周围40m内严禁火源。不应在煤气设施上栓、拉电焊线,
3、煤气设施内部气体置换是否达到预定要求,应按预定目的,根据含氧量和一氧化碳分析或爆发试验确定。
4、炉子点火时,炉内燃烧系统应具有一定的负压,点火程序必须是先点燃火种后给煤气,不应先给煤气后点火。凡送煤气前已烘炉的炉子,其炉膛温度超过1073K(800℃)时,可不点火直接送煤气,但应严密监视其是否燃烧。
5、送煤气时不着火或者着火后又熄灭,应立即关闭煤气阀门,查清原因,排净炉内混合气体后,再按规定程序重新点火。
6、凡强制送风的炉子,点火时应先开鼓风机但不送风,待点火送煤气燃着后,再逐步增大供风量和煤气量。停煤气时,应先关闭所有的烧嘴,然后停鼓风机。
7、煤气系统的各种塔器及管道在停产通氮气、蒸汽吹扫煤气合格后,不应关闭放散管;开工时,若用氮气、蒸汽置换空气合格后,可送入煤气,待检验煤气合格后,才能关闭放散管,但不应在设备内存在蒸汽时骤然喷水,以免形成真空压损设备。
8、送煤气后,应检查所有连接部位和隔断装置是否泄漏煤气。
9、各类离心式或轴流式煤气风机均应采取有效的防喘震措施。除应选用符合工艺要求、性能优良的风机外,还应定期对其动、静叶片及防喘震系统进行检查,确保处于正常状态。煤气风机在启动、停止、倒机操作及运行中,不应处于或进入喘震工况。
10、进入煤气区域作业或巡检必须两人以上,从上风侧进入并携带便携式CO报警仪,必要时佩戴空气呼气器。
第五条 煤气设施的检修
1、煤气设施停煤气检修时,应可靠地切断煤气来源并将内部煤气吹净。长期检修或停用的煤气设施,应打开上、下人孔、放散管等,保持设施内部的自然通风。
2、进入煤气设施内工作时,应检测一氧化碳及氧气含量。经检测合格后,允许进入煤气设施内工作时,应携带一氧化碳及氧气监测装置,并采取防护措施,设专职监护人。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30mg/m3(24ppm)时,可较长时间工作;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50mg/m3 (40ppm) 时,入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1h;不超过100mg/m3(80ppm)时,入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0.5h;一氧化碳含量在不超过200mg/m3(160ppm)时,入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15min~20min(必须采取交替作业方式)。一氧化碳含量在超过200mg/m3(160ppm)时,入内工作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