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目 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依据 1
三、高填设计概况 1
四、主要要求 2
1、沉降控制 2
2、材料要求 2
五、高填路堤区段说明 3
六、施工部署 4
1、施工部署 4
2、人员、料具、设备配备及劳动生产率 5
七、高填施工工艺 6
1、路堤填筑施工采用“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
平行流水作业。 6
2、测量放样 6
3、填材料要求 7
4、填原地基处理 7
5、具体施工法 7
八、陡坡路堤及填挖交界处理 10
九、质量保证措施 11
十、安全保证措施 13
1、项目部建立安全保证组织机构: 13
2、安全保证措施 13
十、雨季施工防护措施 14
一、工程概况
咸丰县县城至火车站道路工程属城市主干道建设项目,路线起于麻 柳坝(与楚蜀大道相接) ,经小模、吉家院子、小十字路、野猫河、丁寨
火车站,止于大坪,路线全长 公里( K0+000-K10+)。全线按双向六车道城市主干道(设计速度 60Km/小时)标准设计,路基宽度40m。
本 工 程 分 为 五 个 工 程 段 (K0+000~K1+500 、 K1+500~K3+000 、
K3+000~K4+540 、K4+540~K6+160 、K6+160~K10+),主要工程
量有:开挖土量 1413208m3,开挖量 2502064m3;弃量(), 弃量(土) 。
二、编制依据
招标文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调查及现场踏勘; ;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 JTG E40-2007);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04);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 (JTGD63-2007)
相关法律、法规对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安全管理的规定。三、高填设计概况
本工程位于山地丘陵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山高坡陡、地形起
伏非常大。 本合同高填路基 3 处(高度大于 20m 的路堤),具体分布情况见下表:
序号
起讫桩号
边坡长度
最大边坡高度
备注
1
K3+960 ~ K4+420 (左侧)
约 460m
2
K4+990 ~ K5+140 (右侧)
约 150m
3
K5+390 ~ K5+560 (全幅)
约 170m
左侧 31m、右侧 24m
四、主要要求
1、沉降控制
①为减少高填路基沉降,在填筑过程中应清除换填路基基底的覆盖
层,应加强施工控制与沉降观测 (每铺筑 4~ 6m 高度进行一次),待已有路基稳定后再行铺筑,碾压过程中应采用强夯或冲击碾压等辅助措施。
②施工过程中按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中有关要求观测路基填筑过程中或运营过程中的地基变形动态,对路基施工实行动态监测、观测。
2、材料要求
1)在本路堤 20m 以下的路堤围要求填置开山渣。
2)为避免路堤不均匀沉降导致路面开裂,采用盲沟(地基处理) + 填路堤+排水层(加强排水固结) +土工格栅(为增强路基顶面抗裂效果, 根据设计在路床 30cm 和 80cm 处铺设双向钢塑土工格栅)的综合处治措施。
材料以就地取材为原则,选用开山渣。采用材时,其粒径在层厚的 2/3 以为宜。
墙背回填应结合填路堤进行施工。
五、高填路堤区段说明
高填路堤是指边坡或中心填土高度 H≥ 的路堤,将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稳定性分析和验算,确定路基横断面型式、填料类型、地基处理
和支挡加固措施等。
为最大限度利用挖弃碴,减少桥梁规模,本合同段有 3 段高填路基:
K3+960~K4+420 左侧高填路堤,左侧最大填高 ,中心最大填高 。
该段高填路基位于山间平地段,地势较平缓,空间开阔,地表为种 植地,挖探揭示: 0~ 为耕植土:灰褐色,土质较均匀,粘性较好,
饱和至湿,上部 0~ 软塑,~ 软塑偏可塑,上部 含有少量植物根系; ~ 粉质黏土:黄褐色,稍湿,上部 ~ 可塑,下部偏硬塑,土质较不均匀,含有少量砾砂颗粒,粘性较差。地质条件相
对较差,需对存在的软土进行换填处理。此段高填路基采用深挖路堑弃碴进行填筑,为增加稳定性和避免改路,结合排水设计,高填路基段K3+960~K4+420 弃土反压。
主要处理措施:挖除表层不良土质,以增加路基的稳定性,沟底设
置排水渗沟,路堤每填高 冲击碾压补强 20~30 遍,路床围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