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无人驾驶概念参考手册 D1-1605.doc

格式:doc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无人驾驶概念参考手册 D1-1605.doc

上传人:2112770869 2016/5/1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无人驾驶概念参考手册 D1-1605.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无人驾驶概念投资参考手册(D1-1605) 2016 年5月3日说明: 本手册定位于无人驾驶概念的资料、数据、有关公司动态等进行系统整理,将采用版本方式进行动态化整理、更新和完善,敬请关注。目录第一章无人驾驶概念有关资料整理第二章相关概念股有关资料和统计数据对比第一章无人驾驶概念有关资料整理 1 有关知识和概念 无人驾驶电动车是汽车发展的终极形态。人类理想中的汽车是快速、便捷、安全、绿色、智能化的汽车。汽车的绿色化和智能化将是发展的两大趋势。传统汽车巨头和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局无人驾驶掘金,技术突破和商业化进程远超市场预期。从行业空间的角度来讲, 无人驾驶是一座大得难以想象的金矿。 无人驾驶概念。无人驾驶是指汽车像人一样具有环境感知与决策控制能力, 实现人、车、路等智能信息交换, 能够自动分析车辆行驶的安全及危险状态, 并使车辆按照人的意愿到达目的地。其实现形式包括通过先进传感器如雷达、摄像头、控制器、执行器等车载装置的自主式途径与通信互联等信息终端装置的互联途径。智能部件与车联网是实现无人驾驶的基础设施, 同时人类对汽车信息、娱乐、导航功能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未来汽车发展的必由途径应是集娱乐性、舒适性、安全性于一体的无人驾驶。 发展前景。无人驾驶是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 集中运用了计算机、传感、模式识别、通讯信息及自动控制等多种技术, 产业链涉及的领域广泛, 产业未来的增长空间巨大, 规模可达万亿级别, 相关产业链机会是率先布局的绝佳选择并值得长期持续关注。 无人驾驶有三大关键环节: 感知系统-- 感知周围环境的传感器; 语言系统-- 车辆本身的联网通信、车车之间与车路之间的通信、汽车与乘车人的沟通机制; 认知系统-- 用完善的地图辨别路在何方, 通过深度学习完善行车决策。无人驾驶的发展需要法律法规的一步步完善, 而法律具有本地属性, 一国的法规进步需要参照本国相关产业的发展程度。在无人驾驶实现过程中, 网络安全有潜在的风险, 但也意味着其价值巨大。从载物到载人, 从辅助到智能, 新商业模式将驱动无人驾驶发展。 2016 年是无人驾驶的元年,全球主要国家无论从法规层面还是企业层面均在积极推动无人驾驶全产业链的发展, 随着近日韩国和英国也加入无人驾驶车路试,国家层面正在开展无人驾驶的竞赛。 单车智能与智慧交通是无人驾驶技术研究的两个阶段。其中,单车智能是无人驾驶技术的基础,是实现无人驾驶终极形态的根本路径;车联网与智能交通则是推进无人驾驶技术发展的强力催化剂,将助力无人驾驶技术的普及。无人驾驶技术的成熟将最终构建城市智能驾驶生态圈,为未来出行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无人驾驶技术分为六个等级: 完全手动驾驶(0级)、辅助驾驶(1 级) 、部分模块自动化(2级) 、特定条件下自动化(3级) 、高度自动化(4级) 以及全自动化的无人驾驶(5级)。根据技术条件和产业化发展阶段, 目前处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发展期, 驾驶辅助系统(ADAS) 装配率将快速提升。 无人驾驶产业应用广泛,可靠性与成本是产业化两大重要因素: 无人驾驶与人工驾驶的关系并不是直接替代关系, 而是“骑士与马”的关系, 无人驾驶的核心是一套智能化系统, 基于云端数据和传感器的数据, 在某些方面弥补人类操作的不足。无人驾驶在产业化主要考虑两个因素: 可靠性与成本。根据目前的数据, 无人驾驶的可靠性为 10 的负六次方, 而人工驾驶的可靠性为 10 的负三次方, 前者可靠性显著优于后者; 成本方面, 无人驾驶汽车加上雷达和车身, 比普通的汽车价格高出 3-5 倍, 因此, 无人汽车进入平民化, 至少在价格方面, 尚需时日。 2 无人驾驶行业发展的催化剂 2 .1 重大技术进步,突破技术瓶颈。如果互联网巨头如谷歌、苹果、百度等无人驾驶技术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将解除无人驾驶技术瓶颈, 推动无人驾驶产业化进程加速。 2 .2 新科技巨头不断介入, 持续强化市场预期。新的互联网巨头及零部件供应商、系统集成商等战略性的介入, 是又一强力催化剂, 目前巨头科技公司如 IBM 、高通、亚马逊等已大胆介入, 出于对行业前景的看好, 后期有望出现新的国际、国内科技巨头的战略加入, 比如三星的深入涉足等。新的智能驾驶参与者的介入, 将持续强化资本市场对该产业的预期, 为该产业做“背书”, 有利于增强资本市场的信心。 2 .3 政策破冰, 技术标准、法规出台。后期有望出台的配套政策如下: 一是中国版先进智能驾驶辅助和 V2X 国家规划的出台, 该规划尚未制定, 出台时间具有不确定性; 二是智能网联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物联网、智能交通网络、智能电网及智慧城市的协同共建机制的出台,该机制尚未制定, 出台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