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2021年最新扶贫工作心得和感悟格式.docx

格式:docx   大小:24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最新扶贫工作心得和感悟格式.docx

上传人:书犹药也 2021/1/31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最新扶贫工作心得和感悟格式.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最新扶贫工作心得和感悟格式

  1
  常常有同事和好友问我:“你们这些干部在村里扶贫全部干了些什么,有效果吗?”对此,我曾也心存疑虑。经过快要一年来的驻村扶贫工作,我能够很肯定的回复她们:“我们做了很多实事,不说成绩有多显著,但最少让我们村的贫困户全部享受到了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
  驻村参加扶贫工作的这多个月,感慨很深、感悟很多。
  放低姿态,调整心态。作为一名驻村扶贫干部,不能以那种俯视群众的姿态去工作,不要认为我是县直机关单位派来的,就对村里的干部和群众指手划脚,这么只会引发村里干部和群众的反感,对你敬而远之,那么你在村里的工作也就无法开展了。我们要以一个平等的姿态去和村里的干部和群众接触、交谈、拉家常,要抱着我是人民的公仆这种心态去工作,这么才能靠近群众、融入群众,使我们更加好地开展工作。
  设身处地,换位思索。我们扶贫干部要对全村的基础情景、人文情景、风俗情景有所了解,要清楚地了解每户贫困户的家庭情景、收入支出情景,分析每户贫困户的致贫原因。针对每户贫困户,我们扶贫干部要设身处地为她们着想,设想假如我是她家中的一员,那么我家有哪些困难、需要什么、需要扶贫干部为我家做什么。时刻站在贫困户的立场来研究问题,再以帮扶干部的身份来寻求处理问题的措施。这么才能真正做到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记得开始驻杨梅村的时候,我们对全村的贫困户进行了了解,在走访中了解到:贫困户陈爱国因患尿毒症,每七天要到县城医院做透析诊疗两次以上,儿子在县城读小学,她家计划到县城开一家小杂货店,由她妻子经营,这么就方便陈爱国做透析诊疗和接送读小学的孩子,但因为没资金而发愁。我们连心小分队明白这一情景后马上为她联络“扶贫信贷通”贷款,在帮助其办理贷款手续过程中还是发生了不少曲折,关键原因是部分办事人员对扶贫政策不熟悉、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作为一个贫困户原来就不善和人沟通,再加上在办理过程中因某个步骤脱节就有可能打退堂鼓,贷款就办不下来,那么脱贫也就少了一份期望。因此在扶贫工作中各部门间的配合十分主要,各部门沟通配合好了,扶贫通道也就顺畅
  了。
  扶贫先扶志,思想攻坚。现在我村31户贫困户中很多全部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甚至有些人认为“国家的不拿白不拿”,不愿脱贫、不想脱贫、以穷为荣,严重制约我村的脱贫工作。在本局及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连心小分队立即调整了工作关键,把开展“扶志”工程作为关键,加大宣传教育,经过村民小组会议、和贫困户谈心聊天等形式,在潜移默化中把“要我脱贫”转变成“我要脱贫”的意愿,处理贫困户中“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他人送小康”的思想。其次选择自力更生的贫困户当村脱贫带头人,起模范带头作用。用身边的优秀经典激励引导贫困户转变等靠要思想,树立自强自立脱贫致富的信心。本局挂点帮扶贫困户胡国亮,其本人左眼患有眼疾,但有必需的劳动本事,妻子患有癫痫,年初制订帮扶计划是帮胡国亮联络安排村保洁员公益性岗位工作,但胡国亮认为扫垃圾是很丢脸的事,怕村里人笑话,一向不愿意干保洁员这份工作,经过局领导、连心小分队及村干部数次上门和其谈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最终改变了胡国亮的守旧思想并激发出她的内生动力,不但仅干上了村里保洁工作,还时常干些村里帮其联络的暂时工,大大提升了其家庭收入,并在2021年底实现了脱贫。在群众中反响强烈,使其它贫
  困户备受感染和鼓舞。
  2
  扶贫攻坚,更需要我们党员干部多部分担当,多部分措施,多部分接地气的思绪,用换位思索的方法,来处理群众碰到的实际困难。
  一是走访困难户方面
  要带着细心去走访,做到有的放矢。走访户前,要认真了解全村的基础情景和走访的群众类型。群众对政策的知晓了解情景。
  要带着诚心去走访,做到将心比心。在走访过程中,尽可能地到群众家中看一看,听一听,采取拉家常的方法,以请教的语气,关键了解群众家庭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对群众要实话实说。对于有些群众当面不情愿说的话,可留下公告的电话,期望能听到她们的真实声音和期盼。在走访过程中,看到部分群众生活相当艰苦,异常是部分因病残造成家庭贫困的现实,要在走访时一一进行了解统计。
  要调整好心态。在走访困难群众时候,要将群众当自我的亲人,好友,以诚相待。要改变工作作风。在处理困难群众问题时候,要结合相关政策的基础下,要有耐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遍不行,要讲两遍,三遍。一次不在家,就走两次,三次,来调处处理问题。走访群众时,很多群众全部进取配合,她们对我们的工作全部十分了解和支持,又是倒茶,又是拿凳子让坐。感激群众对我们工作的了解和配合,以后应认真将工作做好。可能有时候走访了无须须能处理什么问题,但我们来了。常常走访是拉近群众的距离,打好群众基础,无形中为社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