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2021年马克思《有关费尔巴哈的提要》读后感2300字.docx

格式:docx   大小:21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马克思《有关费尔巴哈的提要》读后感2300字.docx

上传人:梅花书斋 2021/2/1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马克思《有关费尔巴哈的提要》读后感2300字.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马克思《有关费尔巴哈的提要》读后感2300字

  篇一:马克思《有关费尔巴哈的提要》读后感2300
  马克思在1845年写的《有关费尔巴哈的提要》和《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作。
  《提要》共十一条,一千多字。它离别了旧唯物主义,标志着新唯物主义的发展和实践唯物主义的诞生。这一新的哲学概念打开了更宽广的前景,表现了强大的社会功效。
  在《提要》中马克思着重提出了“实践”的看法。在第十条中说到,“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这条被称为是提要的结论性的一条。这里“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是从实践的角度来了解。“实践”是马克思哲学历史观的出发点。
  “一直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旧唯物主义也是经过对现实的认知来认识世界,但只是在直观的经过表征现象去了解食物,这么单纯感性直观的结果是片面孤立的,不能有效的和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个人联络起来。这么的旧唯物主义了解方法轻易造成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感性的现实被人为的分为了自然界和社会两部分,不是把现实世界看做人的社会和自然环境有机的共同体。马克思的新哲学体系出发点是实践精神,含有革命性和时代性的特征,从社会的人的感性活动,从主体和主观方面,从社会人的实践活动和自然事物的改变,从二者相互关系的方面去了解世界。在现实世界中,人的社会和自然之间是相互辩证关系,相互共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改变和发展。
  首先,在《提要》的第一条中,指明了包含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纯自然人、抽象人的认识基础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中社会人、现实人的认识基础。旧唯物主义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态度是消极被动的。她们把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仅仅看做是反应和被反应的关系,旧唯物主义看法中没有实践在社会生活和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没用看到主体和客体和人和自然该有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因此在旧唯物主义的看法中,认识脱论文联盟整理离了社会关系的纯自然人和抽象人。而新唯物主义从人参与生产劳动和实践活动出发,认可人依靠于自然,并强调了自然的人化,自然社会是人的社会。人在这么的自然社会中有一定的社会关系,因为人会受一定的关系制约。
  在《提要》第六条中,马克思还批判了费尔巴哈有关人的本质的看法。费尔巴哈强调认识脱离社会的、撇开历史进程的、相互孤立的抽象个体。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是单个人的抽象物。马克思反对这么的了解,她从认识社会的,认识在进行生产活动的出发,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提要》第九条中,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对市民社会的直观是左右单个人的原子结合体看,原子结合体中的原子是孤立的,相互不发生关系的。《提要》以实践为中轴,探索人和社会的关系。
  在《提要》第十条中提到,“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旧唯物主义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阶级立场是旧唯物主义产生的根源和基础。有的时候,会把市民社会直接等同于资本主义社会,把市民等同于资产阶级。《提供》中的“市民”是指资产阶级,“市民”社会是指资本主义社会。实际上,“市民”是18世纪资产阶级学者使用的术语,用来表示当初的财产关系和经济关系。马克思借用了这一术语,说明“旧唯物主义哲学是一个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上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资产阶级世界观。”《提要》指出了包含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思想中的人是单个的人,是脱离了社会关系的孤立的个体。旧唯物主义不是了解人是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人,而是简单的把社会看成由孤立的单个人相加组成。“市民”在旧唯物主义的看法里脱离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同其它人没相关联,而只是自己活动的个体。
  《提要》第十条中“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从阶级立场来看,新唯物主义是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世界观。马克思指出了人的社会联络,反驳了认为人是脱离社会,并不相互依靠的错误看法。人为人和社会是不可分割的,人是社会中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
  在《提要》第十一条中说到,“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容的方法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话表现了马克思的新哲学和旧哲学的根本区分。旧哲学只知道一味的解释世界,新哲学着重考虑人对世界的认识问题,要处理实际问题,光靠直观的了解是不行的,还要感性的改造性实践活动才能实现,正是“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替代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在进行改造性实践活动时,必需具有充足的条件。首先要对改造的对象,这里包含自然事物和社会事务,要有正确的认识。其次,必需在正确或真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建构一个改造性实践的概念。马克思强调的实践是使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内在统一展现出来,正如马克思说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