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8
文档名称:

农药植物药理学 (3).pdf

格式:pdf   页数:8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农药植物药理学 (3).pdf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2011/12/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农药植物药理学 (3).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杂粮病害
•我国的杂粮作物主要有玉米、高梁、粟
及甘薯等。
•在长江流域地区,玉米和甘薯的种植面
积较大,以下将分别介绍玉米和甘薯上
的重要病害。
玉米病害
•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而居第三位。
全世界记载的玉米病害约160 余种,在我国约有40余
种。
•严重为害的有玉米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瘤黑
粉病、粗缩病、矮花叶病、青枯病等。
•近年来,玉米纹枯病蔓延迅速,成为长江中下游玉米
产区重要病害;而东北和华北部分省份的玉米尾孢菌
叶斑病和弯孢菌叶斑病的危害也日趋严重。
•玉米病毒病种类较多,我国常见的玉米病毒病有粗缩
病、玉米矮花叶病、玉米条纹病等。
玉米小斑病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该病害全世界普遍发生。1970年美国玉米小斑病大
流行,减产165亿公斤,损失约10亿美元。
•该病害在我载,过去只在玉米生长
后期多雨年份发生较重,很少引起重视。60年代以
后,由于推广的杂交品种感病,小斑病的危害日益
加重,成为玉米生产上重要病害之一。
•主要分布在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夏播玉米和春、夏
混播玉米地区受害较严重。春玉米地区发生较轻。
症状
•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但以抽雄后发病较重,主要危害
叶片,也可危害叶鞘、苞叶、果穗和籽粒。病斑初期呈
水浸状,后变黄褐色,边缘深褐色,有时病斑上有2~3
个同心轮纹。病斑呈椭圆或纺锤形。病斑密集时连片融
合,致使叶片枯死。多雨潮湿时病斑上可见霉层。
•在叶片上因小种和玉米细胞质不同而有3种类型:
1)病斑椭圆形,扩展受叶脉限制,黄褐色,边缘深
褐色。
2)病斑椭圆形或纺锤形,扩展不受叶脉限制,灰色
或黄色,有时病斑上出现轮纹。
3)黄褐色坏死小斑点,周围有黄褐色晕圈,病斑不
扩大。
•前两种为感病类型,后一种为抗病类型。
玉米小斑病(左:田间危害状;右:叶片病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