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新闻学子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记者? 怎样做一名好记者呢?我认为,作为一名优秀的记者,必须具备三项基本能力:新闻采写能力、洞察社会问题的能力,以及善于与他人交往的能力。而掌握这三项能力的程度深浅,直接决定这这名记者优秀程度。发现力是最重要。“有些东西,你不去深入了解,怎么知道自己不能干或干不好呢? ”在采访中遇到与预期目标偏差的情况,要寻找到更好的角度和最亮的新闻点。我认为,现场永远都是记者追求的第一原则。自信心成就好记者。“要老老实实做人、做好人,利人利己;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用心做事;扎扎实实做学问,积极实践,提高自身素质。记者需要具备领导者的素质;而领导者,就要站在一定高度,从全局来看待事物。“记住,一定要有自信,要充分肯定自己的价值。因为你们每个人都可以创造一个世界!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流工具。谈到与人交流的方法时,“要能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还要注意方言的积累,这样在与人交流时更易于情感的深入,才能够获得了更详细、更可靠的第一手材料。”“记者处于社会的制高点,要冷眼看世界;另一方面,记者处在一个联络点上,必须有热心肠,要愿意帮助人,要关怀社会。”“记者处于社会的制高点,要跳出五行外,冷眼看世界;另一方面,记者处在一个联络点上,必须有热心肠, 要愿意帮助人,要关怀社会。”记者的位置:制高点与联络点“记者处于社会的制高点,更处在一个联络点上。一方面是联络社会与公民,另一方面是联络政府与群众, 所以记者拥有强大的社会优势。”徐泓老师这样诠释记者的特点。“文字记者手中的笔,摄影记者的镜头,都代表了舆论,很重要的舆论。”徐泓老师认为,总处于舆论中心的北大,前一段时间就因拆迁朗润园、镜春院破旧民居的消息被记者扭曲,放大为舆论力量,给北大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记者是通过自己启动舆论。”徐泓老师说。她反复强调媒体可以造势,所以记者背后有强大的舆论力量。“这是一种可以启动社会,甚至改变社会的力量,所以承载这种力量的记者一定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徐泓认为记者这个职业对个人成长也有着其他职业所没有的优势。社会给了记者广阔的空间,他们有机会最大限度地接触人和事,不断进行知识和认识上的更新。“每个采访对象都是一本书,不断接触他们可以加速成长、成熟。”徐泓老师说。她认为做记者的经历是终生难忘的,因为它可以让人学会关心、学会倾听, 做到善解人意、善于沟通,有悲天悯人的社会责任感,并懂得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要“跑新闻”不要“泡新闻”“记者是一个行动着的职业,行动目标就是现场。”徐泓老师说,现在不少记者把“跑新闻”变成了“泡新闻”, 不是跑现场,而是泡会议、泡材料、泡网络。对于这种现象,她有些义愤填膺。她认为新闻的生命力和原创性都在现场,只有真正去“跑新闻”,才能理解记者行业的实质——代替大众到现场获取真相。讲座结束后, 徐泓老师还热情地回答了现场同学提出的问题。“读书之外,要有计划地和社会接触”;“记者要自己创造媒体环境,不能作茧自缚”;“注意观察细节,既要培养发现‘不寻常’的能力,又要拓展知识面, 熟悉每一个‘寻常’。”连珠妙语博得现场同学的阵阵掌声。本次讲座是北大青年报社“传媒视点”系列讲座之一。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团委书记沈千帆列席现场。校团委副书记蒋广学主持了讲座。 1、首先要有基本的文学功底及口才。 2、要有敬业精神,不怕累,不怕险。 3、要有基本的职业道德,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