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五章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资源的综合利用是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人类在开发利用资源中应该完成的合理利用资源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矿产资源的形成和勘探的实践证明,其矿产矿种很少会单一产出;对共生与伴生矿的综合利用,就是矿产资源合理利用的要求,同样是矿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基本基础。
综合利用的前提是利用项目能够带来基本效益。
第一节综合利用组分的确定
综合利用要依靠地质研究,对有用共生和伴生组分的品位、赋存规律、回收情况以及加工工艺、性能、成本等进行地质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它们的经济价值进行经济评价,以其得出其产生的经济效益;通过这样的综合利用,使矿床的经济价值得到升华。
一、分摊一般费用法
1)按有用组分价值进行分摊
2)按各种产品价值分摊
3)按矿石中各种组分的含量分摊
4)均摊于各种产品
计算比较复杂,操作困难,计算的精度很难掌握。
二、单一组分和综合组分收支平衡法
,而其还要考虑矿床所有组分综合利用时的收支平衡。
Ci≤ .Pi
Cx ≤∑ .Pi
Ci---由一吨毛矿中提取i组分时需要的专用费用;
gi---毛矿中i组分的品位;
εi---毛矿中i组分的回收率;
Pi---每吨i组分的价格;
Cx---综合利用每吨毛矿的全部费用。
只要满足上述条件,则各种组分都可以利用,如果满足一种条件,不能满足第二种条件,则可以去掉利润最低的那个组分,再计算一次。
在评价各种组分利用价值时,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都列入成本中,又保证企业由于提取各种伴生组分而增加的间接费用可以得到补偿,因此是一种比较合理的方法,得到了较多人的赞同。
三、直接成本法
:
R=∑Di(Zi - Ci) – Cz
R—矿石综合利用时吨矿石的总经济收益或利润;
Di—从一吨矿石中得到i伴生组分产品的吨数;Zi一吨i矿石的极限成本
Ci—一吨i矿石的直接费用;Cz—综合利用一吨矿石的一般费用。
若R<Cz综合利用没有效益; Di(Zi - Ci) ≥0则i组分能够综合利用,否则无综合利用价值。
直接成本法是利用了提取率、价格和资金成本三个因素,当成本和价格稳定时,自有努力提高伴生组分的提取率才能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四、计时评价
伴生组分的回收是否值得,按照下列条件判断:
△R=(△ Pz - △ C)FRP - △ I≥0
△R—增加利用某种伴生组分的贴现总利润增量;
△I –相应的基建投资现值增量(与FRP贴现到同一基准日);
△ C—相应的年直接生产费用增量;
Pz—相应的年值增量; FRP—现值总和核算系数
这种方法在理论上是合理的,不仅考虑了时间的因素,而其还考虑了投资增量的问题,但是实际上计算起来的比较困难的, △ C包括了专业费用增量和共有费用增量,前者好确定、后者难确定。
第二节综合利用指标的确定
综合利用指标的确定与矿床经济指标的确定从原来上来说是一致的,但是综合利用指标的确定必须考虑各组分的不同情况,在实际操作上是比较复杂的。
一、综合指标的概念
:在对矿床进行综合评价时,对主要组分和伴生有益组分的经济价值同时进行技术经济评价,以此为前提确定的矿床边际品位或工业品位;在对多组分伴生或共生矿床的各矿种进行综合利用时就能够取得经济效益的技术经济评价,而确定的边际品位或工业品位;就是综合指标。
:
对矿床进行综合利用能够提高矿床的经济价值,也是矿床评价的一个要求;对矿床进行综合利用能够使矿山可持续发展,也能够使有限的矿产资源得到充分的合理利用,这是符合经济规律的。
综合品位αz=∫(α m, α 1, α 2,……, α n)
主成分品位α m和伴生组分品位αi(i=1,2,…., αi)的某种函数作为矿石综合品位αz。我们用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αz = α m + ∑∫i αi
αz --矿石的综合品位; α m —矿石中主成分品位;
α I —矿石中伴生组分品位;
∫I — i组分折算为主成分的品位换算系数。
我们可以看出,利用综合品位圈定矿体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因为往往按照单一组分指标都不够开采品位或边际品位的矿石可以成为了可利用矿石,这样就能够提高矿床利用率和增加矿山的经济效益。
二、品位换算系数的确定
.βm
∫=
εi–伴生组分i的选矿回收率εm-重要组分的选矿回收率
λi-伴生组分i的精矿价格λm-主要组分的精矿价格
βm-主要组分精矿的品位βi-伴生组分i的精矿品位
也可以根据冶炼为止来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