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血液样本检验精细化管理研究
由于现代医学发展,临床科室诊断过程逐步完善,血液检测作为实验室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准确性直接关系到临床诊断的准确性[1]。但在血液样本采集、保存、检测等过程中,由于技术、设备、人员等因素影响,导致检测结果出现误差[2]。明确血液样本检测出现误差的影响因素,并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对于提高诊断真实度具有重要意义。常规质量控制管理在血液样本检验全程中应用较为广泛,能够避免操作过程中的一些错误,但该管理模式多流于形式,没有针对性分析检测结果出现误差的根本原因,管理措施较为单调,缺乏系统性[3]。根本原因分析法属于新型质量管理模式,通过对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找出其所存在的缺点,同时从多角度进行完善[4]。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特殊的管理文化,其建立在系统化、规范化基础上,能够充分发挥人员主观能动性[5]。在血液样本检验全程中实施根本原因分析法配合精细化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2月~2017年5月医院拟行血液检验的患者3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182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中,男98例,女84例;年龄为18~74岁;体质量为54~85kg。对照组患者中,男101例,女81例;年龄为23~72岁;体质量为56~85kg。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质量控制管理。按照流程采集血液样本,记录样本类型、标号等,由专门护理人员送检,然后由检验科使用仪器检验,再对检验结果进行复审,并存档。观察组给予根本原因分析法配合精细化管理。(1)根本原因分析法:①成立质量控制组:主要成员有检验科及护理科主任、各科室护士长、护士等,均具备5年以上临床经验。②专业培训:邀请专家就根本原因分析法相关知识进行培训,确定讨论主题,即检验血液样本不合适原因,分析讨论并记录最终结果。③确定原因:护士原因:抽血时间过长,送检不及时,缺乏检测经验,操作不规范,责任心不强等。患者原因:未提前禁食、禁水,空腹时间过长,处于月经期间。医院原因:人员配备不足,送检流程不规范,信息系统不稳定等。见图1。(2)精细化管理:①检验前管理:确定患者空腹时间约为1h,耐心询问患者身体状况,确定其不存在影响血液检验结果的因素。仔细阅读检验申请单,确定采集血液样本量。对于长期接受激素治疗或发生水肿患者,应综合其具体情况决定采集的血液标本量。医院应定期举办知识讲座或专业培训,组织护士等进行业务学习,明确送检流程和规范,并合理规划人员配置,定期更换或引进检验设备,教会检验科人员设备操作流程。调整信息系统,简化临床工作,提高检验效率。做好宣教工作,提前告知患者影响检验结果的食物,如高脂饮食、白酒等,同时告知患者需停服的相关药物。掌握血液标本保存条件,严格控制室内温度,同时掌握好储存时间。②检验中管理:使用前应先对仪器设备进行校对,然后根据检验指标与项目,选择合适检测方法,使用时严格按照说明书流程操作,定期消毒、维护和保养。③检验后管理:样本运送前,详细记录其数量,确保试管塞子无松动,如运送时间较长,需配备保温、防震等装置。检测部门人员接收样本时,应明确样本数量、时间、保存温度等,对不合格样本应拒收。检验结束后,对结果进行复审,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