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五台山至盂县高速公路
五盂高速公路隧道施工
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阳五高速公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二〇一一年八月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目录
1、监控量测的目的 3
2、监控量测的项目 3
3、量测断面的间距和频率 4
4、测点设置要求及测设工具 5
5、量测法及数据处理 5
、水平收敛量测 5
、拱顶下沉量测 7
、量测数据的处理与应用 8
6、量测数据整理、分析与反馈的要求 9
7、监控量测规要求 10
8.监控量测仪器及量测作业要求 11
.量测仪器 11
.量测作业要点 14
9、量测的管理及人员配备 14
、量测的管理 14
、量测人员配备 14
10、监控量测与信息反馈程序图 15
1、监控量测的目的
监控量测是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对围岩支护体系的稳定状态进行监测,为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设计参数的调整提出依据,是确保施工及结构运营安全、指导施工过程、便利施工管理的重要手段,采用新奥法原理设计、施工的隧道,监控量测是施工中不可缺少的施工程序。
2、监控量测的项目
、必测项目是施工中必须作为一道工序进行的监控量测项目。它包括:
(1)洞外观察
(2)水平相对净空变化值的量测
(3)拱顶下沉的量测
(4)地表沉降
、选测项目是根据围岩性质、隧道埋置深度、开挖式等条件自行确定的监控量测项目,作为必测项目的验证和补充。它包括:
(1)围岩压力量测
(2)钢架力量测
(3)喷混凝土力量测
(4)二次衬砌力量测
(5)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接触压力量测
(6)锚杆轴力量测
(7)隧底隆起
(8)围岩部位移
(9)爆破振动
(10)隙水压力
(11)水量
(12)纵向位移
3、量测断面的间距和频率
、地质及支护状况的观察,对判断围岩的稳定性、进行开挖前的地质预报等十分重要,所以地质观察和记录对开挖后的每一个工作面都应进行,必要时还要进行地质描述。对初期支护应进行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架等的状况描述。
、净空变形量测断面的间距应根据围岩级别、隧道断面尺寸、埋置深度等确定,其间距按表1采用。拱顶下沉量测与净空水平收敛量测应在同一断面进行,并用相同的量测频率,应从表2根据变形速度和距开挖工作面距离较高的一个量测频率。
拱顶下沉及边收敛量测间距表 拱顶下沉及边收敛量测频率表
表1 表2
围岩级别
量测断面间距(m)
Ⅴ~Ⅵ
5~10
Ⅳ
10~30
Ⅲ
30~50
位移速度(mm/d)
量测断面间距开挖面距离(m)
量测频率
≥5
(0~1)B
2次/d
1~5
(1~2)B
1次/d
~1
(2~5)B
1次/2~3d
<
>5B
1次/7d
注:B-隧道最大开挖宽度
、地表下沉量测应根据隧道埋置深度、地质条件、地表有无建筑物、所采用的开挖式等因素确定是否进行。地表下沉量测的测点应与净空水平收敛及拱顶下沉量测的测点布置在同一断面,沿隧道中线,地表下沉量测断面的间距可按表3采用。 地表下沉量测断面间距表
表3
隧道深度H0
量测断面间距(m)
2B<H0<
20~50
B<H0≤2B
10~20
H0≤B
10
注:H0—隧道埋深;B—隧道最大开挖宽度
、需要进行横断面向地表下沉量测时,其测点间距应采取2~5米,在同一量测断面应取7~11个测点。地表下沉的量测频率应和拱顶下沉及净空水平收敛的量测频率相同。地表下沉量测应在开挖工作面前H0+B(隧道埋置深度+隧道最大开挖宽度)处开始,直至衬砌结构封闭,下沉基本停止时为止。
4、测点设置要求及测设工具
边位移量测以水平相对净空变化值的量测为主,水平净空变化量测线的布置应根据施工法、地质条件、量测断面所在位置、隧道埋置深度等条件确定。拱顶下沉量测断面的位置在每一断面宜布置1~3个点。若地质条件复杂,下沉量大或偏压明显时,应同时量测拱腰下沉及基底隆起量。测点的安装应能保证在开挖后12小时 (最迟不超过24小时)和在下一循环开挖前测到初次读数。坑道边收敛计可选铰弹簧式或重锤式,拱顶下沉量测采用水平仪、水准仪和挂钩钢尺等,有条件时可采用激光隧道断面监测仪进行量测。变形量测可采用单点或多点式锚头和传力杆,配以机械式百分表或点测位移计。不同工法测点布设参见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