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休闲观光农业现状与提升途径.doc

格式:doc   大小:78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休闲观光农业现状与提升途径.doc

上传人:仅仅三声 2021/2/7 文件大小:7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休闲观光农业现状与提升途径.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休闲观光农业现状与提升途径
摘要:分析了苏州市相城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相城区休闲观光农业主要有农业主题公园游、农业园区游、农家乐游、民俗文化游、农业经贸游等发展模式,存在统一管理能力差、规范管理标准低、产品竞争力弱等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城郊型县域休闲观光农业的提升途径与对策。
关键词:休闲观光农业;现状;问题;提升途径;苏州市相城区
休闲观光农业是以农业产业为基础、农民经营为主体、绿色发展为导向、观光休闲观光为目的,运用科学、技术、艺术、文化等手段,提升传统农业及其衍生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新型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休闲观光农业是经济发达时期为满足人们休闲观光需求,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生产条件,发展观光和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是农业多种功能的拓展和延伸,是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动能转换的重要引擎[1]。近年来,休闲观光农业在相城区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农业经济新的发展模式和增长点。
1相城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现状
1.1区域经济概况。相城区成立于2001年,地处中国江苏省东南部,苏州市中心城区北部,东依阳澄湖和昆山,西衔太湖,北接无锡和常熟,南临苏州古城、苏州工业园区和高新区。面积496km2,人口42.44万(2017年末)。下辖4个镇、4个街道、1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1个高铁新城和1个旅游度假区。相城区农业为典型的城郊型农业,以水产养殖和水稻、蔬菜种植为主。1.2休闲农业发展阶段。相城区的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演化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一是2001—2008年的缓慢发展初始阶段。初始阶段休闲观光农业不仅发展速度较慢,而且开发建设随意性较大,缺少整体规划和科学论证,产品雷同、布局随意、功能较差、经营粗放、内涵简单等现象普遍存在,休闲观光农业呈现出“低”“小”“散”的发展状态,经济效益总体不高。二是2008—2017年的加速发展的产业化阶段。休闲观光农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开发建设开始注重整体规划和科学论证,高品位、上档次、多功能、知识型的休闲观光农业园开始大量涌现,规模化经营逐步成为趋势,产业化水平和经济效益有了大幅提高[2]。三是2018年开始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提质增效的创意化阶段。这个阶段需要新的创意全面提升休闲观光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有效地将科技、文化、社会、人文等方面的创意元素融入其中,使得农业与旅游市场消费需求相衔接,创造出满足旅游和农业双重市场需求,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1.3休闲农业主要成绩。相城区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全面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明确了东部特色水产、西部高效种植、全域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思路。截至2018年底,全区共有农家乐、各类休闲农业园等经营主体544个,其中规模以上休闲农业企业6个,休闲农园15个,休闲农庄14个,现代农业示范园8个,农业主题公园6个,农家乐499个。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全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369万人次,收入达22.9亿元,其中门票收入1298万元,农产品及其加工销售收入17.5亿元,餐饮及其他收入5.3亿元。从业人员7266人,其中农民5971人,带动农户4868户。典型的休闲农业示范园如荷塘月色湿地公园,是集湿地保护、生态旅游、休闲观光和科普教育等为一体的现代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