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校园火灾应急预案
撰写人: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
校园火灾应急预案
一、处置火灾事故的组织:
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王晓华(电话:)
副组长:王相荣(电话:1)
校长室:_____
二、报警程序:
(1)发生火灾时,现场教师马上组织疏散学生离开现场。立即报警拨打消防中心火警电话(119),报告内容为:“下各镇下各小学发生火灾,请迅速前来扑救,地址:仙居县下各镇下各山头湖下各小学校舍”。待对方放下电话后再挂机。同时迅速报告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学校领导组织有关人员携带消防器具赶赴现场进行扑救。
(2)学校领导在向县教育局、镇中心小学领导汇报的同时,派出人员到主要路口等待引导消防车辆。并组织教职工救助人员、扑灭火灾。
三、组织实施:
1、学校领导和教师要迅速组织学生逃生,原则是“先救人,后救物”。
2、参加人员。在消防车到来之前,学校教师均有义务参加扑救。
3、消防车到来之后,校内人员配合消防专业人员扑救或做好辅助工作。
4、使用器具:灭火器、水桶等
5、学生及无关人员要远离火场和校园内的道路,以便于消防车辆驶入。
6、如果可能,要迅速启用广播系统,学校领导用广播指挥师生疏散或灭火
四、扑救方法:
1、扑救固体物品火灾,如木制品,棉织品等,可使用各类灭火器具。
2、扑救液体物品火灾,如汽油、柴油、食用油等,只能使用灭火器、沙土、浸湿的棉被等,绝对不能用水扑救。
五、注意事项:
1、火灾事故首要的一条是保护人员安全,扑救要在确保人员不受伤害的前提下进行。
2、火灾第一发现人应判断原因,立即切断电源。
3、火灾后应掌握的原则是边救火,边报警。
4、严禁组织学生参加灭火。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彻底消除校园内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校园安全知识,提高师生的自我防范意识。
2、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二、组织机构
1、建立二级校园安全管理网络,实行分级管理
学校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安全工作的领导工作
组长:焦月华
组员。各处室主任、校医。
2、各处室主任、班主任为本部门及本班安全工作负责人,
各专业实验室管理员为直接责任人,负责具体工作的落实。
三、任务与要求
学校突发事件是指在校园内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广大师生健康的伤害,安全受到威胁的事件。
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反应及时,依靠科学,措施果断的原则。
四、类型及措施
(一)火灾事故
1、处置火灾事故的组织。校园值周领导、各处室人员、实验员及消防安全员。
2、报警程序:
(1)迅速组织有关人员携带消防器具赶赴现场进行扑救。
(2)根据火势如需报警立即就近用电话或手机报告消防中心(电话119)。
(3)在向校领导汇报的同时,派出人员到路口等待引导消防车辆。
3、组织实施:
(1)参加人员。在消防车到来之前,以校安全消防组织成员为主,其余人员(尤其是教师)均有义务参加扑救。
(2)消防车到来之后,校内人员配合消防专业人员扑救或做好辅助工作。
(3)使用器具。灭火器、水桶、脸盆、铁锨,水浸的棉被等。
(4)各级领导要迅速组织人员逃生,原则是“先救人,后救物”。
(5)无关人员要远离火场和校区内的固定消防栓,以便于消防车辆驶入。
4、扑救方法:
(1)扑救固体物品火灾,如木制品,棉织品等,可使用各类灭火器具。
(2)扑救液体物品火灾,只能使用灭火器、沙土、浸湿的棉被等,绝对不能用水扑救。
5、注意事项:
(1)火灾事故首要的一条是保护人员安全,扑救要在确保人员不受伤害的前提下进行。
(2)火灾第一发现人应查明原因,如是电源引起,应立即切断电源。
(3)火灾后应掌握的原则是边救火,边报警。
(4)人员在逃生时应掌握方法(略)。
(5)一般不组织学生参加灭火。
(二)群体性的事件或个体重大突发事件
1、处置事件的组织。事件当事人所在部门领导、涉及班级班主任及政教处干事。
2、报警程序:
(1)所属班级班主任。
(2)当事人所在部门领导。
(4)校分管领导和校主要领导。
(5)如需报告公安机关,须报请领导同意。
3、处置措施:
(1)接报后,值周领导、班主任、保卫干事等人员迅速赶到现场控制局面。
(2)校园值班人员立即按照程序向领导报告。
(3)各部门领导根据事态严重程度,边处置情况边向校领导汇报。
(4)如有人员受伤,立即送往校医室或就近医院进行救治。
(5)如是殴斗事件,除迅速控制局面、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