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新媒体时代编辑“慧眼”何在.doc.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媒体时代编辑“慧眼”何在.doc.doc

上传人:ying_zhiguo01 2016/5/1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媒体时代编辑“慧眼”何在.doc.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新媒体时代编辑“慧眼”何在随着科技的进步, 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的推动下, 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各类新媒体的融合逐渐成为当今时代媒体发展的趋势。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一方面分别保持着自己的编辑特色, 而同时在网络平台上这些不同的媒体也渐渐趋于互动和融合。这使得新闻编辑工作的内容在以往的基础上有了拓展, 甚至扮演新的角色。这种变化要求新闻编辑必须独具“慧眼”, 拥有独门秘笈, 才能使工作的内容、方式、效果在传统经验的基础上有所拓展、创新。一、新闻编辑要有高超的新闻整合和加工能力与传统媒体时代相比, 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已经不再是传统“卖方市场”上新闻信息的绝对生产者, 而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制于接收者的信息传递者。在这个“人人都是传播主体”的时代, 传统媒体意义上的受众拥有了和传播者相等的媒介传播权。与此同时, 受众对信息多层次、多方位的需求, 推动着传播者在传播内容一定的情况下对传播形式和自身素养必须进行“升级”。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编辑必须掌握计算机、美术、互联网、外语、统计学等实用工具融为一体的工作方法, 从而丰富编辑人员的作品类型和表现形式,进而有利于创造使受众更加易于接受的好新闻。因此, 创新能力成为新媒体时代检验新闻编辑是否合格的试金石。 1. 新闻编辑要成为合格的“产品输出枢纽”。新闻编辑,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各种编辑手段,掌握文字、音频、视频、图片等多种媒体信息的剪辑和编辑处理技术, 熟练运用超文本思想进行稿件写作和编辑加工, 将多种媒体形式的素材有机聚合、编写。当今时代, 媒体都采用计算机采编系统进行稿件编辑, 网络编辑系统实际上由一个个编辑工作站组成,这些工作站相当于“产品输出枢纽”,集中了来自各个渠道的新闻稿件。平面媒体的编辑要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这些稿件加以处理,对不合格的稿件予以退还,对于合格的产品则进行分类、加工, 同时将准备予以采用的稿件编辑加工好并放入“成品库”里, 以供发排时选用。 2. 广州日报的成功实践个案。广州日报社多年来在这方面进行了可贵的探索。 2011 年1月7日,《广州日报》对广东省十届八次全会进行报道,充分体现了新闻编辑在策划、资源整合方面的能力,值得其他媒体的新闻编辑们借鉴学****这个报道以《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开幕汪洋作主题报告》为主题,以《1 份报告提到 40个“幸福” 28 次提到“广州”“广州经验”》为副题。不看内容, 单从副题上看, 编辑在捕捉读者关注内容方面所做的努力就有很明显的体现。比如,引题中出现的“1”、“ 40”、“ 28”几个数字,就给读者很强烈的视觉冲击,也造成了很强的阅读悬念,勾起读者的阅读欲望。而在版面设计上, 新闻编辑连续组织了 4 个统一名为《给力幸福广东》的专版, 具体内容编排上又各有侧重, 依次为《保证人民群众有更给力的幸福》、《研究制定幸福广东指标体系》、《为民谋取幸福广州作出表率》、《利用重大活动压任务打硬仗》。这其中,汇集了社科专家的解读、基层党代表和市民对幸福的心声以及各地领导畅谈创造幸福的“广州经验”等等, 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对幸福的解读, 给广大读者呈现了更为立体的通往“幸福”的路径。新闻编辑通过润物无声的方式把自己对于新闻的理解和把控潜移默化地融入到整个版面的编排当中,体现了高超的新闻整合和加工能力。二、新闻编辑的智慧体现在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