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医院绩效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随着国家医改政策的不断完善,对公立医院提出更高的要求,医院要依据医改政策的要求,着重从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患者满意度等多方面进行改进和提高,这就需要医院提升绩效管理水平,建立一套适应医院发展和政策要求的绩效管理体系。
关键词:医院;绩效管理;医改;医院
发展绩效是工作投入产出比的直接反映,是工作所达到的结果,也是工作成绩的直观体现。通过实践工作,笔者认为如何让一个团队或个体愿意去不断提升效率,并且对超额完成的部分成果进行合理分配,是绩效管理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重要内容。医院发展和要实现的目标,最主要的是为了提升两个群体的满意度,一个是患者,一个是为患者服务的全体职工。想提升这两个群体的满意度,医院就一定要用好绩效管理这个工具。
一、医院绩效管理面临的问题
。医院绩效管理必须要遵循国家医改政策的指导,要根据医改政策的变化,不断完善自身的绩效管理办法。近年来,医改政策的不断完善,医院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其中取消药品、耗材的加成对医院的影响较大,国内的大多数医院药品、耗材占比通常达到业务收入比例的50%左右,有些医院甚至更大。虽然政府在取消了加成的同时,提高了部分诊疗服务的价格,但是难以弥补取消加成的那部分差额。医改政策要求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投入,但多数投入不足。医改政策指导意见中又提出,医院要充分体现公益性,既要注重经济效益,也要注重社会效益,允许医疗机构在收入扣除成本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一方面,医院的经济来源减少,一方面医务人员薪酬奖励还要有所增长,探索出一套适应医改政策的绩效管理办法是医院的重大挑战。。医院管理者多数是医疗技术型人才,很少有专业性的管理人才,对医院的全面管理通常研究不够深入,难以将绩效管理与医院发展战略相融合。医院的绩效管理是系统性的工程,可以说涵盖了医院的规模发展、技术发展、人才发展等领域,如果医院只注重片面性的发展,会在本行业中逐渐落后。医院的管理者应建立适应自身发展的绩效管理办法,将各项管理有效结合起来,使之相互促进,让医院稳定、健康发展。
。因为医院管理者对绩效认识的片面性,很多人认为绩效管理就是奖金的分配,没有意识到绩效工作是覆盖医院整个系统的,对绩效管理人员的专业要求和培养力度不够。医院的绩效管理人员多数来自医院的财务或医务部门,因专业的局限性,制约了医院绩效管理水平的提升。绩效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是借鉴同行标杆医院的管理办法,很少去探索适应医院发展的绩效管理办法。医院的其他工作人员,往往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提出要求,不考虑医院整体利益,或只是默默接受绩效实施方案,很少积极主动参与和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缺乏全员的认同和参与。。成本控制是绩效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直接影响着绩效管理的最终成果。医院的重要成本支出,从资产占较大比重逐渐转变为人力成本占较大比重。人才是医院发展的根本,医院并不是所有人员都能实现自身创造的价值大于医院付出的成本,这就需要其中的优秀人员创造更多的成果。当医院处于扩张发展时期,资产支出的比重会大幅增加,成本在一段时期内会难以控制,会影响到绩效的最终成果,继而影响到医院人员的工作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