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水利技术标准体系问题及对策.doc

格式:doc   大小:71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水利技术标准体系问题及对策.doc

上传人:仅仅三声 2021/2/9 文件大小:7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水利技术标准体系问题及对策.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水利技术标准体系问题及对策
[摘要]我国水利行业现行的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较为笼统,部分技术标准还需进一步细化和完善,需参照国际标准,不断地修订和完善水利标准体系。现阶段,水利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三者没有明确的界定方法,且《体系表》内容较多,存在交叉分管的问题。本文基于水利技术标准体系的现状分析和发展,对水利技术标准体系存在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以供水利工程项目实施管理中作为参考。
[关键词]水利技术标准;问题;对策
1水利技术标准体系
。水利标准体系中会涉及到相关的技术标准,即通过制定技术标准来实现统一协调能力。基于专业技术员的实践活动,技术标准管理中规定了标准化对象使用过程中的特点为利用科学技术制定,不局限于某个单位,通用性较强。目前,在水利行业中,水利技术标准包括内容较多,有834项标准技术。在对水利技术标准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随着技术标准数量的不断增加,对技术标准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技术标准的管理细则、使用方式。在水利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参考技术指导书为项目实现提供更专业的引导。在水利技术标准管理中,采用人工工作不仅会加大工作量,更需耗用较多的物力来支撑,且工作效率低,采用信息化系统管理,可有效避免分享信息以及查询信息标准出现差错,有效促进水利技术管理的长远发展。。在我国,出于对水利管理工作的高标准要求,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应遵循《水利标准化管理办法》,根据实践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不断完善并编制水利技术标准体系。在项目建设阶段,进行严格监督,运用基本的系统框架,开展专题工作,根据当前水利技术标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利于生态保护的水利标准体系。在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过程中,应结合我国的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特点建立相应的标准体系,主要遵循四点:①实用性,将其有利于整个的管理和应用;②科学性,根据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标准,按照要求进行分类扩展,实现标准的协调统一;③动态发展性,无论是当前还是未来,都要强调动态发展,既考虑技术现状又要协调未来发展,从而不断完善技术标准框架,使技术标准体系更加适应科技技术的发展;④完整性,水利技术标准体系的内容要涵盖当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保护的各个领域。。由于国外较早意识到环境保护以及水利生态之间的关系,所以我国水利技术标准体系在建设的过程中会借鉴外国较有经验的体系,同时,结合我国自身的发展特征,以有利于我国项目建设为目标对水利技术标准进行建设。1800年,欧洲出现水体污染,随即展开水质评价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1980后,针对水质保护的相关标准开始转移到生态保护及对生态恢复上,英国提出了生态完整性指数,用来评价河流的健康程度。20世纪80年代后期英国的环保署提出快速生物监测协议,该协议的主要作用是它可以准确的传达生物数据,顺利地进行水质管理;20世纪90年代后期,Boo经过研究并提出英国水质保护评价系统,总共包含6个标准。1992年,澳大利亚提出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价以及监督的河流健康计划,评价河流生态环境状况。2000年12月22日颁布了政策文件《欧洲共同体水框架指令》,旨在提高其清洁性,并依据《欧洲共同体水框架指令》提出更加具体的技术标准。在华盛顿州,水生环境评价的技术标准主要是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