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新农保问题及改进调查汇报 - 调查研究报告
建立新农保制度, 是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是解决广大农民最关心、最直接的养老问题的“惠民工程”。“新农保”的实施, 对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 加快新农村建设, 促进社会公平, 实现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万年县自2021年启动新农保工作以来,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一、新农保试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宣传效果不如预期理想, 业务部门对基层指导力度不够, 对一线工作中的困难了解不够, 各个乡镇工作开展进度不一。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是一项新事物, 年轻适龄参保人员对政策的了解不足, 高龄参保人员又因为没有稳定的收入没有经济能力参保, 导致参保缴费工作推进缓慢。
2、外出务工和困难群体缴费难。据元江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局统计, 我县外出务工人员总计74277人, 为16-59周岁的适龄参保人员,由于多为省外输出, 联系十分困难, 部分人员的参保由父母代为缴纳, 但部分人员无法查找、联系, 影响了新农保工作的推进。
3、工作人员缺编、设备紧张。由于工作量大, 业务办公场所狭小设备紧张, 原有工作人员已无法适应现有工作业务的岗位设置和要求, 特别是信息系统和宣传人员十分紧缺, 但由于单位性质不明确, 所以新农保各项工作受到影响。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业务繁重、推进缓慢。
4、业务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一, 工作流程有待完善。少数群众户籍信息不完整, 补办、代办工作程序繁琐, 制约群众参保进度。
二、对策建议
1、认真总结2021年取得的宝贵经验。县乡业务部门要通过加大宣传, 使广大群众真正了解新农保政策, 从而自愿自觉参保;着力转变工作方式, 坚持以人为本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取消工作中捆绑式、“强制式”条款和措施。利用我县少数民族传统节日, 外出务工人员回乡过年过节的机会, 通过人民喜闻乐见的宣传方法和措施, 给群众算帐对比, 让广大适龄参保人员吃透政策, 让群众自愿、自觉、明白参保。
2、加强新农保经办人员业务能力建设。通过运用现代管理模式、政府购买劳动力和运用计算机等高科技提高新农保经办效率, 降低新农保经办成本;合理衔接业务部门同金融机构的分工, 灵活服务参保群体, 争取协调财政资金补偿金融机构服务成本。同时, 要完善单位人员编制和办公设备配置, 明确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