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发展奶水牛产业可为保障粮食安全分忧能耕地、可产奶、吃秸秆、乳汁率高等特点是奶水牛相对于黑白花奶牛的优势。若能在南方大力发展奶水牛业, 既可以减缓北方草场生态退化, 促进北方草场的合理利用, 还能加快南方奶业结构调整,帮助解决目前国内奶业存在的诸多问题。首先,发展奶水牛产业有利于优化我国奶业的总体布局。云南省家畜改良工作站高级畜牧师李大林说, 我国北方地区奶牛养殖数占全国的比重为80 %, 奶产量占全国的85% , 而南方总人口占全国的比重是70% , 奶产量仅占15% , 从北方运输牛奶供应南方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如果将黑白花奶牛直接运到南方进行养殖, 则会面临无法耐热而产奶量下降等问题, 同时, 由于高温、潮湿, 黑白花奶牛非常容易长寄生虫和得烂皮病等。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刘成果表示, 水牛具有适应性强、耐高温高湿、耐粗饲和抗病力强等特点,在南方繁养奶水牛,开辟新的奶源基地是满足南方供奶量,缓解北方资源紧张的有效途径。其次, 有利于乳制品结构的调整。水牛奶是最好的奶酪生产原料之一, 在乳品加工业具有很大优势。据测算,水牛奶的乳脂肪、%、5%和18%左右,分别是荷斯坦牛奶的2倍、1. 6倍和1 . 5倍。刘成果说, 利用水牛奶原料奶可以开发出一系列不同风味的奶制品,有利于奶制品结构的调整。第三, 发展奶水牛产业可增加欠发达地区农民的收入。据统计, 目前, 我国奶水牛数量约为 2200多万头, 广西、云南、贵州和四川4省区的奶水牛占全国总量的50% , 在这些地区发展奶水牛产业, 可充分利用当地的草山、草坡及农作物秸秆资源, 有效增加山区农民收入。据估算, 饲养一头杂交一代的奶水牛, 农户年净收入约4000多元, 而饲养一头黑白花奶牛年净收入约1000多元。第四, 发展奶水牛业可为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工作开辟一条新途径。近几年, 我国粮食连年丰收, 但是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未根本改变, 仅靠种植业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养殖奶水牛可以大量利用农作物秸秆,避免了与人争粮。云南省家畜改良工作站站长袁跃云介绍说, 以印度为例, 40年前印度开始重视发展奶水牛业。目前, 印度已成为世界头号奶业大国, 2007年牛奶总产量约1亿吨, 其中水牛奶约为5 500万吨, 人均牛奶占有量达88 . 2公斤。发展奶水牛业使印度减少了对粮食的依赖, 缓解了粮食供应不足的难题。--奶水牛产业发展面临三大瓶颈虽然奶水牛业发展前景毋庸置疑, 但要形成大规模产业尚需时日。据新华社经济分析师调研, 当前发展奶水牛产业主要面临三大瓶颈: 首先, 我国的奶水牛大多为产奶量较低的沼泽型水牛, 要改良成产奶量较高的奶水牛, 存在种源不足、改良周期长的问题。李大林分析说, 沼泽型水牛要从耕牛转为奶牛, 必须用河流型种源与本地水牛进行杂交改良,虽然早在上世纪60年代,我国就开始进行水牛改良,但因技术、市场、体制等原因, 大部分地区没有坚持下来, 少数坚持下来的地方也没有开发杂交水牛的挤奶性能。由于防疫问题, 我国目前不可能从国外直接进口种源, 国内种源主要来自广西, 每年仅能提供河流型种源公牛100多头,而目前全国可繁母水牛存栏886万头,如果采用本交配种,;如果以人工授精和本交各占50%计算,每年需要种源公牛2 . 3万头;如果全部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