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六、施工组织设计 1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1 )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2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3 )高原冬季路基施工方案(4 )施工保通方案和措施(5 )工期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6)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7)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8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9 )文明施工、文物保护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10 )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事故应急预案( 11 )其他应说明的事项 2. 施工组织设计附表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附表六临时用地表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 1. 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工程概述******* 公路改建工程, 起于理塘县城, 经理塘境内奔戈乡、甲洼乡、雄坝乡,翻越兔儿山、海子山,到达稻城县境内的桑堆乡、金珠镇、赤土乡、香格里拉乡,止于稻城亚丁。原路线全长 224 公里,原道路等级为三、四级公路, 沥青砼路面, 该工程绝大部分区域海拨高程在 3500 米以上,受冬、雨季施工影响,有效施工期短,运输条件差,施工用电较缺乏,施工条件极为艰苦。改建路线全长 公里。理塘县城至稻城县城段起点位理塘县既有 S217 与 G318 交叉处, 路线沿既有 S217 、 S216 走廊行进, 终点位于稻城县稻城河大桥处, 该段路线全长约 148km 。稻城县城至稻城香格里拉乡段, 起点位于稻城县稻城河大桥处, 路线沿既有 S216 走廊行进, 终点位于稻城县香格里拉乡北侧,该段路线全长约 74km 。本合同段起讫桩号为 K51+000 ~ K121+503 ,全长 。该项目二级公路标准路段, 路基宽度 10~ 12米, 路面宽度 米, 设计行车速度 40~ 60 公里/ 小时; 三级公路标准路段, 路基宽度 米, 路面宽度 米,设计行车速度 30~ 40 公里/ 小时。均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荷载等级为公路-Ⅱ级。 自然特征 沿线地形地貌项目区域为青藏高原东南部,是从我国地势最高一级到第二级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属横断山东部川西高原区,青藏高原的一部分,总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脉走向多呈北西向至南北向展布。项目区内大部分地域海拨高度在 3500m 以上,海子山最高峰果银日则海拔为 5020m 。 工程地质项目区内土体为第四系全新统、更新统各类成因的松散堆积物。主要包括人工填土;崩坡积、残坡积块石土;崩坡积、残坡积碎石土、砾石土或角砾土;残坡积粉土;冲洪积粉土、细砂;坡洪积、冲(洪)积卵石土、砾石土;更新统冲积卵石土、砾石土;更新统冰水堆积或冰积漂石。工程项目区岩体主要为灰岩、砂板岩、花岗岩。沿线各种不良地质主要包括滑坡、泥石流、高陡边坡、落石。 水文地质沿线地下水主要有:第四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碎屑岩裂隙孔隙水。地表水属于嘉陵江水系、高山冰雪融水。 气象项目区地处亚热带气候区,由于青藏高原地形影响,区域呈现青藏高原气候和大陆型气候特征,属大陆性季风高原型气候。受地理位置、地形和区域气候影响, 主要特点是: 气温低、冬季长、日照多、辐射强、风力大、水热同期、蒸发量大、干湿季节分明。年均气温一般在 3~ 12. 8℃,最低为气温- ℃,极端最高 ℃,无霜期 50~ 160 天;海拔 3900m 以上地区,年均气温 O℃以下,一月均温低于-12 ℃,七月均温 11℃左右, 无绝对无霜期。降水量偏少, 多在 500 ~ 800mm 之间, 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年日照在 2000 ~ 2600 小时之间, 冬季干冷漫长, 暖季温凉短暂, 气候复杂多样,地域差异显著。年平均日照蒸发量 m, 年最少蒸发量 , 平均湿度 50% , 温度年际变化小, 季节变化较大。 主要工程数量 路基工程路基土石方 185 万m 3; 铺设土工格栅 79400m 2 路基防护及排水圬工 万m 3。 桥涵工程大中桥 32m/1 座、小桥 96m/4 座,钢筋 ,混凝土 5367m 3, 预应力钢绞线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洞 道。 沥青路面沥青路面 万m 2。 本合同段重、难点工程乐舒桥 1-20m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小箱梁工程是本项目的重点工程。本合同段起点处线路右侧紧贴高陡山体,施工时防止落石,崩塌是本合同段难点工程。 施工总体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