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畜牧养殖中防疫重要性及其措施
养殖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很多农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是农民群众致富增收的主要途径。各级涉农部门要重视动物防疫工作,建立健全各种防疫机制,确保养殖业健康有序发展。
1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畜牧养殖业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强化动物防疫,消除动物疫病,可以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确保公众身体健康,促进传统养殖业向现代养殖业发展,是国家文明程度与经济实力的体现。动物疫病流行会造成大批畜禽死亡,导致畜产品损失。当前,许多养殖厂的养殖方式开始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由于畜禽饲养高度集中且调运、移动非常频繁,畜禽更易受到传染病的侵袭。动物疫病的发生,不仅会导致畜产品价格上涨,也增加人民群众生活成本。某些人畜共患传染病还给人类健康带来了潜在威胁。近年来,一些地区口蹄疫、禽流感和非洲猪瘟等高致病性、高传染性动物疫病的暴发,给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也对人们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动物防疫工作水平,是对兽医工作者履职能力的一种检验。目前,我国兽医体制改革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其主要目的是规避畜牧养殖中的疫病风险。口蹄疫、禽流感和非洲猪瘟等高致病性、高传染性动物疫病,可以通过动物防疫进行严控和预防。提高动物卫生监管执法水平和动物防疫公共服务能力,能够有效促进养殖业稳定发展,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抓好动物防疫工作,能真实反映出兽医体制改革的具体成效。
2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的措施
。过去动物防疫工作主要是促进畜牧业发展和保护动物健康。随着口蹄疫、疯牛病的危害日益严重,特别是近几年暴发的禽流感以及非洲猪瘟等,使人类健康受到了很大的威胁。因此,动物防疫工作应精准定位,以保护人的身体健康为准则,改变过去的防疫工作方法,树立以人为本的防疫观念。从动物、屠宰、加工、运输、流通等诸多环节着手,重新确立防疫工作的目标及措施。。各级动物防疫机构要加强对畜牧养殖与加工企业的监管,从源头降低各种动物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国际动物卫生法典》,完善养殖业的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制度。严格执行畜牧养殖业各种产品的准入制度,对养殖环境以及市场准入等环节加强监管。狠抓兽药规范,确保兽药质量,不让假冒伪劣兽医充斥市场。要建设无规定疫病区,抓好畜牧养殖业中的无公害畜禽产品生产加
工工作,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的畜禽产品。。提高动物防疫水平,必须加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当前一些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