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8
文档名称:

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pptx

格式:pptx   大小:308KB   页数:4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21/2/11 文件大小:30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当前猪瘟流行和发病特点
(一)症状变异、病型增多
1、经典型猪瘟
由猪瘟强毒株引起,各龄猪都易感,急性发热性出血性败血症,传播快,近年报道此型大流行、大爆发较少。
2、温和型猪瘟
由弱毒猪瘟病毒株引起症状轻、病情缓和、病变不典型、皮肤无出血点、发病率和致死率较低,临床上病程拖很长时间也不死猪。经常易误认为是无名高热、仔猪副伤寒、弓形体病等其它疾病,但经实验室确诊,大多是猪瘟,目前此型为主要流行型。
3、神经型猪瘟
以神经症状为特征。嗜眠磨牙,全力痉挛,体躯强拘,运动障碍,有的感觉过敏,触动不停转圈,或四肢不停划动,有的后肢瘫痪,7-30龄仔猪多发。
4、流产型猪瘟
也是目前各地区和猪场多发和危害严重的一种病型,妊娠母猪感染猪瘟弱毒株后,母猪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但病毒可以通过胎盘传染于胎儿,引起死胎、早产或产出弱小仔猪,数天后死亡。
(二)免疫猪群,仍发猪瘟
猪瘟免疫接种对预防猪瘟有重要作用。但近年很多猪场经过猪瘟兔化弱毒苗加大剂量多次免疫之后,甚至有些打预防针不久也有零星发生猪瘟。
过去一些猪瘟主发、常发区和猪场免疫母猪所产的仔猪在1月龄以内很少发病,而近年多发于乳猪,生后3天就发病,呈急性败血型,窝窝死猪。
(三)传播途径,多种多样
过去一致认为猪瘟传播是水平传播,患病猪的排泄物、分泌物、污染饲料、饮水及外界环境,易感健康猪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感染。近年研究证明猪瘟通过垂直连锁传染,成年母猪感染后呈隐性经过,能长期带毒与排毒,病毒可以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引起死亡。
二、免疫失败与亚临床感染的原因
(一) 免疫程序的影响
免疫程序存在缺陷是造成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大多数养猪场户一般采用种猪集中统一免疫、断奶时母猪与其仔猪同时免疫和超前免疫3种免疫程序。
第一种,种公猪、种母猪1年2次集中统一免疫,每头种(公、母)猪每次接种4-6头份猪瘟疫苗;仔猪21-25日龄左右进行首次免疫,每头仔猪接种2-3头份;50-60日龄左右加强免疫,每头猪接种3-4头份的免疫接种程序。这种免疫程序可以简化管理,生产上容易操作实施。但是对怀孕母猪,尤其是怀孕后期母猪会有不良影响。有资料表明,母猪配种和妊娠期免疫,会引起胎盘感染或导致仔猪首免时发生过敏性休克(可能由于母源抗体过高)。同时,很难避免母源抗体的干扰。同时这种方法很难保证仔猪首免时间合理。
第二种,即“断奶时母猪与其仔猪同时免疫”的方法,这种方法有一定的理论根据,在生产上也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如果母猪的猪瘟疫苗接种剂量比较大,那么,其抗体水平将比常规剂量接种时高,其仔猪在断奶时接种猪瘟疫苗,可能会受到血液中母源抗体的干扰,也会导致免疫失败。在采用这种免疫程序时,最好还是先测定仔猪断奶时的母源抗体效价,再确定免疫的时间和剂量。多数学者认为,适当提高免疫剂量有利于提高抗体水平,同时加大剂量亦可中和一定的母源抗体。可供参考的免疫剂量为种猪4-5头份;仔猪2-3头份:仔猪母源抗体效价在1:32以上时,以4头份疫苗剂量的免疫效果最佳。
第三种,即“超前免疫”的方法,在理论上也是可行的。因为猪的多数母源抗体不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初生仔猪体内母源抗体极少,不足以干扰弱毒疫苗与免疫细胞的接触。超前免疫能使弱毒疫苗在体内有足够的增殖时间而不被血液中的母源抗体中和,使仔猪尽早获得主动免疫。并且猪瘟兔化弱毒株对乳猪无残余毒力,十分安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难以实施,如母猪分娩过程可能拖长或者母猪晚上产仔,仔猪出生后已吮吸了初乳,疫苗稀释后保存时间过长等,都会导致免疫失败。因此,生产中最好不要提倡“超前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