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幼儿教学活动方法与策略
一、浸润——让蔺草资源与幼儿园环境水乳交融
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我园利用蔺草资源为支点,鼓励教师和幼儿一起创设具有本土蔺草特色的幼儿园环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当蔺草资源与幼儿园环境水乳交融时,幼儿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蔺草的美。(一)公共环境的创设。走进我园,形形色色的蔺草材料制品在幼儿园的各个角落展现着它们的迷人风姿,成为幼儿园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例如,小班幼儿用水粉颜料画的蔺草杯垫,五颜六色的杯垫错落有致地悬挂在一楼的过道两边;二楼是一个个用蔺草和薯片桶做成的挂饰,经幼儿用各色颜料装饰后更有特色;走廊的墙面上垂挂着幼儿编制的帘子,并收集了他们的手工、绘画、纸浆画、种子贴画等富有童趣的作品……这些具有独特蔺草韵味的美工作品,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本土环境。在户外环境创设上,我园根据幼儿园场地环境划分了多个特色活动区,包括蔺草种植园、蔺草制品投掷区、蔺草和竹梯组合运动区等。我园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区域和器械,尽情展示自己的运动才能,在趣味游戏情境中充分体验童年的快乐。(二)班级环境的创设。我园以蔺草特色资源为抓手,让环境回归幼儿生活,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萌发审美情趣,促进其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例如,在各区域之间,用蔺草制作成各种各样的门帘、挂饰等进行隔断;图书区中有蔺草做成的榻榻米铺在地上,各种“小动物”装饰成的蔺草垫子零散地摆放在图书区的四周,充满家的温馨……有了这些蔺草元素的加入,整个区域环境体现了当地农村的特色,恰当的作品把班级环境点缀得更加多彩。
二、挖掘——让幼儿园主题彰显蔺草特色
我园以蔺草资源为支点,创设一系列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真实而又生动的活动,并纳入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让幼儿真实地了解和感受自己幼儿园的蔺草文化。(一)挖掘蔺草资源,构建特色微主题活动。我园以蔺草资源为支架,选取了可被幼儿接受的蔺草文化、蔺草知识、蔺草制品等内容,通过网络式的扩展,生成了小、中、大三个年龄段的“蔺草玩玩乐”主题活动,并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包括主题的由来、主题目标的确定、内容的安排、活动中的观察、活动后的评价等诸多方面。(二)挖掘蔺草资源,探索多样化活动形式。《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我们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要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与特点。我们不能期望任何时候所有的幼儿都对同一活动感兴趣,应相信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兴趣、需求和能力。基于这种认识,我园创意地使用蔺草资源,力求有更多的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努力促进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各种能力水平的幼儿健康发展[2]。。在微主题活动的实施中,我园充分利用蔺草资源的教育因素,开发了一系列具有蔺草特色的集体活动。例如,科学活动《有趣的蔺草》:教师带领幼儿到幼儿园种植园地,观察蔺草的颜色、形状、大小等,鼓励幼儿摸摸、看看、闻闻,运用各种感官感知蔺草的特点。同时,根据蔺草的生长周期把自然测量渗透在其中,让幼儿做简单的记录,在宽松的氛围中求得知识,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要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因此将蔺草资源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