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梅贻琦体育教育思想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39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梅贻琦体育教育思想分析.doc

上传人:燕燕盛会 2021/2/13 文件大小:3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梅贻琦体育教育思想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梅贻琦体育教育思想分析
一、体育目的:“救国的根本问题”
对于当代人来说,历史是不容更改的过去,而对于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来说,他们只能在特定的历史氛围中有所行动。在动荡的社会中生存,“体育至关重要,人所尽知,特别是在我国目前的国势之下,外患紧迫之时,体育尤应人人去讲求。身体强健,才能担当艰巨工作,否则任何事业都谈不到。”[1](P1”1)个人的命运在时代的洪流中跌宕起伏,只有强健的体格才经得起如此考验。在5时局与健康6中,梅贻琦特别强调:“看起来觉得平常,其实即救国的根本问题:本校向来注重体育,然而还有许多同学的体力不强,这是应切实注意的。,,身体之强弱,关系一己之成就甚大。如果体气不充,精神不足,事业前途既属可忧,而关系寿命之修尤大。将来毕业出去担负任何工作,均以体力精神为前提;外患如此紧急,如作长期抵抗,是要靠各个人的全副精力去工作。”“我们要将灵敏的脑力,寓寄于健全体魄之中。而后才能担当艰巨,才能谈到救国。”[1](P87)在那个年代,注重体育,强健身体,不仅是为个人负责,更是为国家负责。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也是这个道理。虽人称梅贻琦“寡言君子”,但他在体育问题上充满实干精神。他不是仅仅在口头上说说,还身体力行,行动方式有两种:一是亲自参加与体育有关的活动。如清华开办暑期体育学校,他去当名誉校长,在开学典礼上语重心长地告诉大家体育的重要性;学生参加各种比赛,他去观看或指导,会因为赛场上学生的表现而感慨万千,哪里需要梅贻琦,梅贻琦就会出现在哪里。二是重视体育教师,马约翰就是明显的例证。在罗家伦当清华校长时,马约翰一度不受重用,而在梅贻琦掌管清华大学时,马约翰有大量的空间发挥他在体育上的才华。
二、体育****惯:“乐事运动”
清华学校有着颇为优良的体育传统。自周诒春校长提出普及学生体育运动以来,清华一以贯之(不过在罗家伦任校长期间,体育地位有所下降)。在任职校长期间,梅贻琦坚持一个原则)))普及原则,他说:“清华对于体育,素来以普及为原则,以养成全体学生有乐事运动****惯为目的。”[2](P37)“故必使在校各个学生,皆得受相当之训练,使其体力增长,能应将来做事之需要,而毋为心知之累,斯为体育之真目的,斯为在校学生人人必须注意之工作。”[1](P67)由此可以看出,梅贻琦所提倡的体育不仅仅是一种课程,它更是一种生活方式。这要求学生不仅要运动,而且要争取人人都热爱运动,唯有热爱,才能坚持。这种坚持,不是止于课堂之内,还要延伸到生活之中,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梅贻琦对于清华学生提出的体育上的双层目标:其一,增强身体素质,这是最基本的目的;其二,人格养成与团队合作精神培养,这是体育的“真目的”。但是,这样的“真目的”并非人人能够理解,所以梅贻琦在清华学校开设的暑期体育学校的开学典礼上说:“在体育学校课程中,会有心理学、生理学等,这也许是有些人所不了解的。须知体育之目标,不单是造就几个跑多快、跳多高、臂腿多粗的选手,不单是要得若干的银盾、锦标,除此之外,也许可以说在此之上,还有发展全人格的一个目标,因此生理学、心理学之列为体育学校的课程中,便不算稀奇了。”[1](P69)在梅贻琦看来,体育不仅仅是一种锻炼的方式,还是一种道德、性格养成的方法。正如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一样的,体育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亦无二致。而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