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4
文档名称:

宝山地质情况简介.pptx

格式:pptx   大小:7,152KB   页数:5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宝山地质情况简介.pptx

上传人:wo1230 2021/2/15 文件大小:6.9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宝山地质情况简介.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概述
宝山矿区建矿初期为露天开采,1966年10月动工,1974年元月投产,以露天开采铜钼矿床为主,采选生产规模为66万吨/年。1995年5月露天开采完毕闭场转入井下开采,历时29年,,采出铜钼矿石量569万吨。井下开采为二期,于1977年开始进行东部铅锌银矿床井下探采结合工程建设,1983年正式投产,之后先后进行了中部单铜矿床、北部铅锌银矿床及西部铅锌银矿床的开采,至2010年底,共采出铅锌矿石量196万吨,。采出铅金属量138671吨,锌金属量169834吨,铜金属量14183吨,钼金属量4933吨,铋金属量448吨,银361吨,金979千克,硫精矿折合量220万吨。
矿山现采用明竖井—平窿联合开采方式,竖井地面为472米标高,井底为10米标高,50米中段以下采用西部和北部两条斜井运输。矿山井下建设1992年由长沙有色设计研究院设计,矿山设计采矿能力为66万吨/年,实际矿山井下的开采能力:铅锌矿为800吨/天(24万吨/年),铜钼矿为500吨/天(15万吨/年);矿山现有铅锌、铜、钼综合选矿厂,铜钼矿石的选矿能力为500吨/天(15万吨/年),铅锌矿石的选矿能力为1000吨/天(30万吨/年)。选矿方法为一般浮选法。
宝山铅锌银矿区是由中部铜钼矿床、东部铅锌银矿床、北部财神庙铅锌银矿床和西部铅锌银矿床组成的铜铅锌多金属矿床。经历长达40余年的开采,浅部矿产资源逐渐枯竭,于2007年9月实行国家政策性破产,同时组建了湖南宝山有色金属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组建以来,承担了国家危机矿山资源接替勘查项目,开展了西部铜钼铅锌银矿床深部及北部铅锌银矿床深部找矿工作,获得了找矿重大突破,取得显著成果,显示了宝山铅锌银矿区深部及外围找矿的巨大潜力。
区域地质概况
坪宝矿田(黄沙坪—宝山)处于扬子与华夏巨型板块结合带—钦杭成矿带的中南段,耒(阳)—临(武)南北向成矿带南端,南岭东西向成矿带中段北缘,有炎陵—郴州—蓝山北东向基底深大断裂通过本区(图2-1、图2-2)。
在耒(阳)—临(武)南北向成矿带上,北端产有大型的岩浆热液成因的水口山Pb、Zn、Au、Ag多金属系列矿床,中段有大型的岩浆热液成因的黄沙坪—宝山Pb、Zn、Ag、Mo、Bi、Fe、Sn、W多金属系列矿床,南端则产有大型的岩浆高中温热液成因的香花岭W、Sn、Nb、Ta、Pb、Zn、Ag多金属系列矿床。
宝山矿田位于坪宝复式向斜的北端,区内地层比较发育,构造复杂,燕山期小岩体多,矿产资源丰富,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场特征显著,具长期地质发展历史。
1、区域地层
坪宝矿田出露地层为泥盆系上统至二叠系,为一套浅海相碳酸盐岩建造间夹海陆交互相碎屑岩建造和硅质岩建造、含煤建造、火山碎屑建造的岩石。各地层层位中含Cu、Pb、Zn、Sn、Ag、Mo等元素的丰度均高于涂和弗氏值2—几十倍,是有色金属元素的高背景值区。坪宝矿田出露地层以石炭系为主,矿田内Cu、Pb、Zn等有色金属矿产的主要赋矿层位为:石炭系石磴子组灰岩、测水组砂页岩、梓门桥组白云岩。各地层的岩性特征见表2—1。
地层时代
代号
厚度(米)
岩性特征













上统



C2+3h
180
上部:青灰色致密灰岩与白云岩互层。
下部:中—粗粒结晶白云岩。






上段
C1z2
110
灰白、黄白色细晶白云岩为主,间夹角砾状白云岩。
下段
C1z1
80
深灰—灰黑色中细粒结晶白云岩。



C1c
26-40
上部:灰色粉砂岩、粉砂质页岩为主。
中部:细粒石英砂岩、粉砂岩、砂质页岩、页岩和炭质页岩为主。
下部:炭质页岩、含砂质页岩夹少量砂岩。




C1sh
400-470
上部:中厚层含炭质灰岩。
中部:中厚层灰岩,底部富含白云质。
下部:具燧石条带及燧石团块的灰岩与白云质灰岩互层。




上段
C1m2
30-40
黄褐色含绢云母泥质粉砂岩夹页岩,泥灰岩夹页岩。
下段
C1m1
280-320
上部:厚层状白云质灰岩或白云岩夹少量癞痢状灰岩。
中部:中厚层状癞痢条带状灰岩、致密灰岩、局部夹白云岩、偶夹燧石团块。
下部:致密灰岩夹少量癞痢状灰岩、白云岩。

盆系
上统




上段
D3x2
40-70
上部:砂质、钙质页岩
下部:细粒砂岩、粉砂岩、泥钙质砂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