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材料准备:
1、主要材料:240×115×53粉煤灰砖,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中砂
2、主要机具:砂浆搅拌机,灰铲,皮数杆,铁锹
施工工艺:
1、轴 线 测 放→弹砖模边线→砂浆制备→砌筑砖模→砖模回填土→砖模抹灰→验 收
2、砖胎模厚度及高度:砌筑高度小于600mm采用120厚砖胎模;高度600~1500mm采用240厚砖胎模;大于1500mm采用370厚砖胎模;承台及地梁砖胎膜高度砌至筏板垫层底,基础筏板砖胎膜高度砌至筏板面高度.
3、砖胎模内采用20厚1:2。5水泥砂浆抹面、清光,并于阴阳角处抹成半径不小于50mm的圆角,以利于后续防水层的施工。
4、1)地基验槽合格,垫层施工完成后方可进行砖胎模的砌筑;
2)测量放线:根据承台、地梁及基础尺寸,同时考虑防水保护层、防水层、防水找平层的厚度,确定砖胎模砌筑完成净空尺寸,根据图纸设计,本工程砖胎模砌筑完成后净空尺寸=基础平面尺寸+60mm(每边留出30mm),在垫层上用墨线弹出砖胎模砌筑内边线;
砂浆制备:砖胎模砌筑砂浆采用机械拌制,配置1:2水泥砂浆;
6、现场作业人员按照放线尺寸进行砖胎模的砌筑,在砌筑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砖胎模的净空尺寸(按承台尺寸每边外扩30mm),砌筑完成后,进行自检,复核轴线、标高、截面尺寸等无误后,进行交接检和专检,并及时办理隐蔽验收记录;
7、砖胎模砌筑完成一天后开始进行土方回填,土方应分层回填,每层回填高度不得超过200mm,采用人工夯实,在回填过程中需密切注意砖胎模的变化,防止因土方回填造成砖胎模变形;
8、砖胎模回填完成后,根据设计要求,采用20厚1:、清光,并与阴角部位抹成半径不小于50mm的圆角,以利于后续防水层的施工。
9、抹灰完成后,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