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心理健康思想品德教育论文
一、当前我国初中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当前我国初中生普遍存在厌学、逃学等现象,这同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偏差有关,这不但影响着初中生的健康成长,而且还会影响他们以后的就业和发展。由于初中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父母过于溺爱导致他们自私自利,且普遍缺乏信心和勇气,这种心理障碍也使得他们无法有效地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由此可见,开展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他们身心的全面发展,而且能更好的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所谓的素质教育指对学生们的学习进行有效地指导,并且对学生开展心理方面的培训,从而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因此,对初中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满足素质教育的客观需求。
二、将心理健康教育同思想品德课程教育结合的可行性
之所以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同思想品德课程进行结合以及渗透,首先就是因为这两个学科的关系比较密切。所谓的德育教育就包括了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属于德育教育的一个必要部分,思想品德教育当中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都同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密切相关。一些心理方面的品质对于学生道德规范的遵守是十分必要的。由此可见,将心理健康教育同思想品德课程结合起来有着很高的可行性。此外,在思想品德课程的教育内容当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例如,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就蕴含了心理品质的培养、情绪的调节、良好性格的养成、爱国精神的培养以及高雅情操的培养等相关的内容。从中可以看出思想品德课程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必要性。
三、心理健康教育同思想品德教育进行巧妙结合的建议
(一)教师应该做好课堂的管理工作
要想将心理健康教育同思想品德课程有机结合起来,首先就需要相关的教师做好课堂管理工作,即将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外部的渗透。应该注意的是,这种渗透应该成为一项常规工作。选择课堂管理模式时,教师可以选择民主型的模式,从而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教师在课堂上所采取的教育手段和方式等对学生的课堂行为以及心理等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将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的原理和知识良好地结合,从而提升课堂管理工作质量。教师还需要采用激励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转变教学观念,为学生们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让他们用愉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