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怀疑与学问课件上课用.ppt

格式:ppt   大小:356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怀疑与学问课件上课用.ppt

上传人:1557281760 2021/2/17 文件大小:35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怀疑与学问课件上课用.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怀疑与学问》课件上课用
顾 颉 刚
怀疑与学问
顾颉刚
,用分论点论证中心论点的写法。
2.体会本文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运用及作用。
3.认识 “怀疑精神”在做学问中的重要性。
学****目标
顾颉刚(1893-1980),我国当代史学家  ,江苏苏州人。 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和历史研究,于怀疑和辨伪,有不少创见。著有《汉代学术史略》、《史林杂识初编》等。
了解作者
积累字词
顾颉刚 虚妄 墨守 辨伪去妄
譬如 程颐 国难
jié
wànɡ
mò
wěi
pì
yí
nàn
没有事实根据的。
因循守旧,不知改进。
辨别虚假的去掉荒谬不合理的。
无须攻击,自己就会破灭。形容论点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攻击。
虚妄:
墨守:
不攻自破:
辨伪去妄:
?这个论点是如何提出的?这样提出有什么好处?
整体感知
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引用古代名言,开门见山地提出来的。
既提出了中心论点,又将它作为道理论据,有力地证明了论点。
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引用名言“学者先要会疑”或“学则须疑”)

、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中心论点:
分论点:
证明
?文中哪句话揭示了这两个分论点?这句话在文中还有何作用?分论点与中心论点之间有何联系?
第一部分:(1—2)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3—5)论证第一个分论点: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一)(3、4)对于传说的话,应当经过思考。
(二)(5)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
第三部分:(6)论证第二个分论点: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本文围绕中心论点,设立了两个分论点,层层深入地进行论述,条理清楚,中心明确。

合作探究
(1)事实论据:
①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
②听说古代有三皇、五帝; ③听说“腐草为萤”
④戴震幼年读书善疑多问的例子
(2)道理论据:
①“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②“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③“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
—5段,思考:这一部分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合作探究
举例论证:
举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有许多口头消息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引出我们对于传说的话,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举“三皇五帝”“腐草为萤”的例子,论证了对于传说必须有怀疑精神,并且告诉人们怎样以怀疑精神做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