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精品论文】广州普通话和标准普通话两音节韵律词重音对比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111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精品论文】广州普通话和标准普通话两音节韵律词重音对比研究.doc

上传人:sssmppp 2021/2/18 文件大小:11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精品论文】广州普通话和标准普通话两音节韵律词重音对比研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广州普通话和标准普通话两音节韵律词重音对
比研究
胡伟湘金健王霞李爱军
摘要本文考察了广州普通话和普通话的两咅节词垂咅 模式的异同。我们对标准普通话、广州普通话以及广州 话单念的两咅节词以及语流中的两咅节韵律词的重咅分 布和声学表现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在单念的二 字词中,标准普通话倾向于前重,而广州普通话倾向于 后重。从重音的声学表现看,广州普通话比标准普通话 更倾向于拖音。它们之间的这种差异应该跟广州话对广 州普通话的影响有关。从语流中的两音节重音分部来看, 广州普通话和标准普通话都倾向于前重,但是普通话的 前重倾向更加明显,从重音的声学表现看,标准普通话 比广州普通话更倾向于拖音。另外,我们还考察广州普 通话语流中的轻声情况,发现广州普通话中轻声有 36. 58 %的错误率,相信这也是造成标准普通话和广州普 通话轻重模式偏误的一个重要原因。
研究背景和以往成果介绍
重音是语义上的着重、强调和聚焦的一种语 音手段,是各个语言中必不可少的韵律特征,但 是,重音在各个语言及方言中的表现不尽相同。 汉语作为一种声调语言,虽然重音对汉语来说, 不存在区别意义的作用,但是整个语句语音的轻 重配置会使得语言中产生语音上的抑扬顿挫O而 这种抑扬顿挫也是每一种语言生动表达必不可 少的方式。因此,重音在汉语中具有极其重要的 作用。
方言区的人在学****普通话的时候,会出现很 多偏误,表现在语用、语法、词汇、语音等各个 层面屮。我们的研究主要关注语音层面屮的两音 节韵律词重音分布。重点考察广州人****得普通话 时,重音模式的偏误。按照中介语的理论,就必 然涉及发音人的目标语和母语,也就是普通话和 广州话。
这里要注意的是轻重是感知上的相对凸现 程度,“轻”是轻音并不是指轻声。轻声是普通 话的特色之一,轻声音节一定被感知为轻音。相 同的轻重模式,可能轻重程度不同,比如按照传 统的汉语两音节重音理论,把重音分为4级,两 音节词重音模式有43, 24, 41等等。
感知上相同的轻重模式,语音上表现可以有 不同。比如,很多方言有“重轻”模式,但是语 音表现上,相对较轻的音节却没有普通话的那种 轻声。听起来的节奏模式还是与普通话有所不 同。
对普通话的两音节词重音和声学表现的研 究很多。如林茂灿、颜景助、孙国华(1984) 发现,单念的两音节词70%以上被感知为后重, 而且第二音节长于第一音节,为“中重型”。 王镒佳等(2003)认为在双音节韵律词中,语义 重音倾向于落在前音节上,但也受词内语义焦 点位置的影响。在语义焦点前倾(如偏正式)或 平衡(如并列式)的结构中语义重音明显前倾。 而在语义焦点后倾(如动宾式和述补式)的结构 中,语义重音的居前的倾向被明显削弱或抵消。 Eric Zee (2004)对普通话2-4个音节字组的韵 律特征进行分析,包括两音节的时长、音高和 音强模式的分析。仲晓波、王蓿等(2003)研 究了韵律词重音的多个声学相关物,及其对韵 律词重音知觉贡献的大小,他们认为按照贡献 大小的次序,影响普通话韵律词重音感知的声 学参数是:时长、音高、频谱倾斜和平均能量。
有关广州话的声学研究很少,但是我们町以 参考香港粤语的研究成果,Eric Zee和Wai-Sum Lee (2002, 2004)对此进行了人量的实验语音 学研究,分析了单字调和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