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又称急性严重呼吸综合征(sever acute respiratory sydrome; SARS)
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ARS相关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肌肉酸痛、咳嗽、呼吸困难,肺部炎症改变严重时出现低氧血症、呼吸窘迫综合征或多器官功能衰竭。
本病是一种新的呼吸道疾病,临床表现于其他非典型肺炎相似,但具有传染性强的特点,故我国医务工作者将其命名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第一部分 非典型肺炎的病原学
第二部分 非典型肺炎的临床特点
第三部分 非典型肺炎的诊断和治疗
第四部分 非典型肺炎的流行特点
第五部分 非典型肺炎的防治策略
内 容 提 要
病原学
WHO不同实验室研究结果,香港、加拿大、美国及我国军事医学院从病人肺组织的呼吸分泌物中都分离出了SARS冠状病毒,从血清反应以及免疫病理研究均证实了SARS冠状病毒是本病的主要病原但不排除同时合并其它呼吸道病毒或衣原体或支原体感染加重病情的可能性。
从SARS病毒基因组织以及基因进行分析,SARS冠状病毒是一种全新的冠状病毒,从进化关系来看,它近似于冠状病毒和鼠肝炎病毒,而与人冠状病毒229E进化分离较远。
千
万
不
要
想
当
然
2003年3月27日香港大学对外公布分离出冠状病毒。4月12日加拿大率先公布SARS冠状病毒的全部基因序列。随后美国也宣布测定出SARS冠状病毒全部基因序列,与加拿大公布的序列基本一致。4月16日由荷兰动物学家利用猴子所做的实验完全符合科赫原则。因此,WHO于4月16日在日内瓦宣布本次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是SARS冠状病毒。
SARS冠状病毒是一种变异冠状病毒。由于这种病毒的包膜上有形状类似日冕的突起,外形酷似常见的花冠,因此被命名为冠状病毒。作为一种动物病毒,冠状病毒早已存在并被发现,但此次在SARS患者身上分离出的冠状病毒却是一种从未发现过的全新的变种病毒。
学习是为了更好的预测风险
该病毒粒子多呈圆形,有囊膜,外周有冠状排列的纤突,病毒直径在80-120nm之间。病毒散在分布于细胞浆中。感染病毒的细胞线粒体肿胀,部分线粒体外膜或嵴溶解。
在广州地区和北京地区的尸解肺组织标本感染的Vero-E6细胞中均查见大量的病毒颗粒,多呈圆形,直径在80nm左右。病毒颗粒主要分布在胞浆的内质网池、胞浆空泡内和细胞外,多聚集成堆。感染病毒的细胞可见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肿胀、嵴溶解,细胞核染色质凝聚,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