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2021年肉鸽养殖新技术.docx

格式:docx   大小:31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肉鸽养殖新技术.docx

上传人:书犹药也 2021/2/18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肉鸽养殖新技术.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肉鸽养殖新技术

  鸽子养殖技术
  俗话说“三分技术,七分管理”,说明了管理的主要性,养殖场的喂养管理好坏直接关系到经济效益的提升和养殖场的发展和繁荣。
  环境原因
   鸽子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32℃。所以,鸽舍的温度应保持在27~32℃为宜,冬天要注意保暖,预防寒风侵袭,夏天要注意降温,应多搭遮荫棚,或定时给鸽子洗浴。侵袭,夏天要注意降温,应多搭遮荫棚,或定时给鸽子洗浴。
   鸽舍内相对湿度最好保持在55%~60%左右,这对于鸽子的生长发育和孵化繁殖全部是很主要的。
   良好的通风条件能使鸽子处于一个清爽的环境,空气新鲜,利于鸽子健康成长,但在冬天应注意防寒。
   良好的光照条件下可提升鸽子的新陈代谢,促进食欲,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还可杀灭一些病菌。
   平静的环境能使鸽子处于平和安祥的状态,尤其在其繁殖孵化期间,更应保持鸽舍内的平静。
  雏鸽的喂养管理
  在这期间,雏鸽完全依靠亲鸽所饲喂的“鸽乳”来取得营养,而且也是鸽子一生中最主要的生长发育阶段。在这阶段,雏鸽的生长也十分快速,应作好喂养管理工作。亲鸽的喂料要做到丰富而充分,对于有些初生亲鸽不会喂乳的情况应用时调教,把雏鸽的嘴小心插入亲鸽口中,数次训练后,通常便会培育。同时也要注意偏喂现象,即有一只喂得多而另一只却极少喂,这时应立即纠正,通常把雏鸽位置对调便可处理,若仍不能处理,应进行人工灌喂较大的一只,而上亲鸽喂小的一只,这么可达成平衡。在进行人工培育时可用40%玉米,20%小麦,10%麦麸,20%豌豆,5%奶粉和5%酵母粉并掺入适量蛋氨酸和赖氨酸和多个维生素、食盐及矿物质等,用开水调成糊状,用注射胶管灌喂。
  雏鸽通常经20天的饲喂,体重可达400g左右,经25天可达500g以上,这时可称为乳鸽出售,因为雏鸽身体质较弱,所以,鸽笼内应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及良好的通风条件。
  三)童鸽及青年鸽的喂养管理
  1. 1~2月龄的为童鸽 以每群50对喂养,这时,童鸽刚脱离亲鸽的饲喂而转向独立生活,应加强喂养管理工作。因为童鸽对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较敏感,应注意保暖、防寒、防潮、防病。喂养密度以每平方米3对为宜。应在铁丝网或木板上喂养,不可放到地面上喂养。这是因为童鸽脚径、胸腹部接触地面易着凉而患上多种疾病。在投喂饲料时要采取“四定”标准,即:定时、定点、定质和定量投喂。天天饲喂3~4次,固定时间投喂,如早上7点、中午12点、下午6点各喂一次,让鸽子养成按时吃饭的良好****惯;饲料要放在固定的木槽、盆子里,不能四处乱撒;饲料结构为豆类30%、能量类70%,饲料应做成小粒的以适应童鸽的口感,较硬的饲料可用水浸泡后晾干再投喂,饲料要新鲜,腐烂和发霉的饲料不能投喂;鸽子的日
  粮通常为其体重的5%左右,投喂量要依据具休情况而定,不要有残饵,不然轻易发霉变质,诱发疾病。保持鸽笼的清洁和干燥,并提供清洁的水源和定时的洗浴工作。
  2. 3~4月龄的鸽子 可每群以100对喂养,青年鸽已进入稳定的生长久,适应性强,生长发育趋向成熟。这时可将雌雄分开喂养,预防早配、早产的现象发生。饲料结构为豆类20%,能量类为80%,天天2~3次。
  3. 5~6月龄的鸽子 已达成熟期。这时饲料地构为豆类30%,能量类为70%,天天投喂2次。
  亲鸽喂养管理
  可进行配对产卵的鸽子称为亲鸽。预先做好选种选配的工作,亲鸽一旦配对,极少分开。亲鸽交配后7~9天便可产卵。这时应给其准备好筑巢的原料。在其产卵孵化期间,应注意清洁卫生、保暖、防潮和防病等工作。要立即淘汰年老体弱的亲鸽,注意选择引进优良种鸽。
  其它管理工作
  有条件的应给鸽子套上脚环,建立鸽子的档案,做到勤观察统计,立即总结经验和改善管理方法,进行科学的管理。
  饲喂应做做到少给数次的标准,整天供水,并保持水质新鲜。
  定时定量提供保健砂盐类物质,并进行合适水浴。
  做好清洁卫生工作,预防疾病和天敌的入侵。
  保持鸽舍的平静和干燥,发明一个温度、湿度和通风全部适宜的环境。
  保健砂
  在鸽子的养殖过程中,要补充各类微量元素,其方法是投喂多种矿物质饲料,将部分矿物质饲料混合在一起,通称保健砂,单独放在一个杯中,让鸽子自由啄食,每对鸽子年需要3kg,要现配现用,确保新鲜。
  下面是多个地方的保健砂配方,供参考:
  配方一:黄泥30%,细砂25%,贝壳粉15%,骨粉10%,旧石膏5%,熟石灰5%,木碳末5%,食盐5%。
  配方二:细砂60%,贝壳粉31%,食盐%,牛骨粉%。,木碳末5%,旧石膏1%,明矾%,甘草%,龙胆草%,二氧化铁%。
  配方三:贝壳粉40%,红土30%,木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