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
自转运动能量来源
自转规律能量来源
方向
速度
周期
地理意义
产生昼夜交替
产生时差
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
公转运动
公转规律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地理意义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
四季的更替
太阳活动能量来源
对地球的影响
运动
特殊性
地球
太阳
地位
一般性
运动性
能量来源
宇宙
物质性
多样性
知识结构
课标点击:
1知道宇宙是由天体组成的,说出天体系统的层次。
2了解太阳的结构,简述其对地球的重大影响。
3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4明确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一般规律。
5结合实际,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6学会辨别地理方向。
7学会根据不同的日照土,分析判断节气、地方时、昼夜长短等地理问题。
基础知识
一、宇宙
宇宙是空间和时间的统一体,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着的物质世界,具有物质性、运动性、多样性的特征。
2多种多样的天体
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这些物质统称为天体。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体。
3天体系统
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而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地月系
其他行星、卫星等
太阳系
其他恒星、各种天体
总星系
河外星系
银河系
二、太阳
1太阳系概况
太阳系:地球和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行星,以及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太阳系。太阳因其质量最大而成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2太阳的能量来源
太阳的辐射能量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日冕层
太阳结构
日核
太阳大气
光球层
色球层
3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活动类型
大气层位置
概念
说明
黑子
光球
光球有时出现的黑色斑点
黑子的大小和多少是太阳活动的标志,活动周期大约为11年。
耀斑
色球
色球有时出现增大增亮的斑块
1耀斑爆发时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2释放巨大的能量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太阳活动与地球上的气候变化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②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③对地球磁场的影响
④产生极光。
三地球
1地球的普通性
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的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公转、自转运动有自己的的特点,但并不特殊,特别与其他类地行星(水星、金星、火星)相比,有很大的相似性。
(1)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
①共面性:八大行星的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②同向性:从地球上空俯视,各大行星的公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③近圆性:各大行星的公转轨道同圆相当接近,只有水星轨道的偏心率稍大。
(2)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
项目
分类
包括的行星
距日远近
表面温度
质量
体积
密度
组成物质
类地行星
水、金、地、火
近
高
小
小
大
中心有铁核,金属元素含量高
巨行星
木、土
中
中
大
大
小
氢、氦气
远日行星
天王、海王
远
低
中
中
中
氢、甲烷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