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地质专业论文.docx

格式:docx   大小:269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地质专业论文.docx

上传人:小雄 2021/2/19 文件大小:26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地质专业论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二)基本地质条件
(1)地层岩性
项目所在区域内出露地层有第四系上更新统飞机坝组、中更新统对河寺和双 槽门组、下更新统文家祠组;上第三系上统马拉墩组、下第三系上统红土坡组; 侏罗纪下统八宝山组、三叠系上统新都桥组、侏倭组、中统杂谷脑组、下统日拉 沟组、菠茨沟组;二叠系上统萨彦沟组、大石包组、下统三道桥组、东大河组; 石炭系上统石喇嘛组、乱石窖组、下统长岩窝组;泥盆系上统河心群组、下统棒 塔群组;志留系上统茂县群第四组、中统茂县群第三、二组、下统茂县群第一组; 奥陶系上统宝塔组、下统陈家坝群组;寒武系下统油房组;震旦系上统水晶组、 蟆蚣口组、下统阴平组。其岩性特征简述如下:
地层层序 表5—1




厚度(米)
新生界
第四系
全新统
0〜10
上更新统
飞机坝组
0〜10
中更新统
对河寺和双槽门组
10 〜20
下更新统
文家祠组
20〜数百
上第三系
上统
马拉墩组
186〜384
下第三系
上统
红土坡组
135〜963
中生界
侏罗系
下统
八宝山组
1500〜3000
三叠系
上统
新都桥组、侏倭组
1600〜8100
中统
杂谷脑组
300〜1550
下统
日拉沟组、菠茨沟组
132〜300
上古生界
二叠系
上统
萨彦沟组、大石包组
5 〜3567
下统
三道桥组、东大河组
45〜1637
石炭系
上统
石喇嘛组、乱石窖组
21 〜432
下统
长岩窝组
46 〜367
泥盆系
上统
河心群组
112〜1154
下统
棒塔群组
164〜3232
下古生界
志留系
上统
茂县群第四组
100〜734
中统
茂县群第三、二组
487〜3296
下统
茂县群第一组
60〜2894
奥陶系
中统
宝塔组
396〜460
下统
陈家坝群组
255
寒武系
下统
油房组
201
上元古界
辰旦系
上统
水晶组、娱蚣口组
60 〜998
下统
阴平组
0 〜3536
1、 第四系
上更新统飞机坝组
虾拉沱黄土和恰叫砾石层、飞机坝组主要岩性成分:泥质粉砂、粘土、砂砾 层,厚度分布为0〜10米。
中更新统对河寺和双槽门组
塞塞龙黄土、炉霍砾石层及腊日砾石层,对河寺组和双槽门组主要岩性成分: 含砂砾质粘土、细砂、砂砾层。厚度分布10〜20米。
下更新统文家祠组
文家祠组上部为黄土层、下部为砾石层,厚度20〜数百米。
2、 上第三系
上统马拉墩组
主要分布砾岩、粉砂岩、粘土岩、泥灰岩夹褐煤层,含植物。厚度分布为 186-384 米。
3、 下第三系
上统红土坡组
主要分布砾岩、砂岩、粉砂岩夹泥岩,厚度为135~963米。
4、 侏罗系
下统八宝山组
含煤碎屑岩、火山岩地层,厚度1500-3000米。
5、 三叠系
上统新都桥、侏倭组
上部板岩、砂岩互层夹火山岩,下部砂岩、粉砂岩、板岩。厚度1600~8100 米。
中统杂谷脑组
砂岩夹板岩、灰岩、细砾岩,厚度300~1550米
下统日拉沟组、菠茨沟组
板岩、粉砂岩、灰岩,厚度132-300米。
6、 二叠系
①上统萨彦沟组、大石包组
砂岩、粉砂岩、千枚岩、板岩、基性火山岩夹片岩、大理岩。厚度5~3567
米。
下统三道桥组、东大河组
砂岩、板岩、基性火山岩,或灰岩、砂岩、板岩、千枚岩。厚度45~1637 米。
7、 石炭系
上统石喇嘛组、乱石窖组
灰岩、大理岩、板岩、千枚岩、片岩、砂岩。厚度21~432米。
下统长岩窝组
灰岩、生物灰岩夹板岩、硅质岩,或大理岩、千枚岩、片岩、变粒岩夹砂岩、 灰岩。厚度46-367米。
8、 泥盆系
上统河心群组
大理岩、白云岩,或千枚岩夹灰岩,底为变质砂岩。厚度112~1154米。
下统棒塔群组
灰岩、白云岩、大理岩、千枚岩夹砂岩、板岩、中基性火山岩。厚度164〜 3232 米。
9、 志留系
上统茂县群第四组
板岩、千枚岩、或石英岩、片岩。厚度100~734米。
中统茂县群第三、二组
灰岩、板岩、千枚岩、片岩。厚度487~3296米。
下统茂县群第一组
板岩、千枚岩夹砂岩、灰岩,或片岩、大理岩。厚度60~2894米。
地质构造
该地区的岩石圈自上而下分为上、中、下部地层和上地幔顶部层(如下图所
示)
"均(均術号常2
•、% (布格并常)
-100
800 "C

.... 1000*C • •••
-100
-120-
8埜地越底
-140-
彭:
I \ s: I山I
龙H坝一资中地球物理地质综合解释剖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