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离骚导学案.doc

格式:doc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离骚导学案.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5/1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离骚导学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离骚》导学案制作人:王国卿 2011-11-28 【晨读在线】江上吟李白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美酒尊中置千斛,载姬随波任去留。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这是一首即景抒怀之作。诗中表现了作者对功名富贵的蔑视,对屈原词赋的推崇以及对自己诗歌才华的自负,显露出傲岸放达的胸襟和超凡脱俗的志趣。“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泛舟江汉之间,想到屈原与楚王, 原是很自然的, 而这一联的警辟, 乃在于把屈原和楚王作为两种人生的典型, 鲜明地对立起来。屈原尽忠爱国, 反被放逐, 终于自沉汨罗, 他的词赋, 可与日月争光, 永垂不朽; 楚王荒***无道, 穷奢极欲, 卒招亡国之祸, 当年奴役人民建造的宫观台榭, 早已荡然无存, 只见满目荒凉的山丘。这一联形象地说明了: 历史上属于进步的终归不朽, 属于反动的必然灭亡; 还有文章者不朽之大业, 而势位终不可恃的这一层意思。【相关资料】 1 、作家作品:屈原(约前 339 -约前 278 ),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1953 年,屈原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创了现实主义的诗风, 与之相提并论的《楚辞》则开创了浪漫主义的诗风。所以, “风骚”就成了文学的代名词。 2、简介“楚辞”: (1 )诗体名。屈原吸收楚地民间语言和民歌形式而创作的诗歌样式,又称“骚”体。(2) 总集名。西汉刘向所辑, 收屈原、宋玉等人的诗歌作品, 主要是屈原的作品。(3) 特色:“楚辞”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 溶化神话传说, 塑造鲜明形象; 以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 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 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 3、《离骚》代表了“楚辞”的最高成就。它不仅是屈原的代表作, 同时也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篇政治抒情诗。“离”,通“罹”,“遭遇”义; “骚”,“忧愁”义。“离骚”,即“遭遇忧愁”的意思。司马迁解释“离骚”为“离忧”,班固解释为“遭遇忧患”,现多采用班固的解释。【背景材料】屈原出身于楚国王族, 有高度的修养和爱国情怀。楚怀王时, 官至左徒,参与楚国内政外交大事。屈原力主举贤授能,变法图强,主张联齐抗秦,遭到保守派的谗害排挤。怀王时曾被放逐于汉北一带;顷襄王时,被第二次放逐,从此漂泊于江南鄂渚对岸一带。在长期的流放生涯中,他不改初衷,始终关怀人民, 注视着故国政局的变化。顷襄王二十一年, 秦破郢都, 楚王客死于秦, 人民陷入国破家亡、流离失所之困境,屈原悲愤绝望,自投于汨罗江。【自主学****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修姱() 謇朝谇()蕙纕()揽茝() 谣诼()偭() 忳() 郁邑余侘傺兮() 溘死() 鸷鸟() 攘诟() 延伫() 椒丘( ) 芰荷( ) 集芙蓉以为裳( ) 岌岌( ) 2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朝谇()夕替()申之以揽茝() 浩荡() 谣诼() 固时俗之工巧兮( )( )竞周容以为度()()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溘死( )忍尤而攘诟( )( ) 【课堂导学】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疏通课文大意。思考探究: 本诗第一节先说“亦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