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单选题 (共11题;共48分)
1. (4分) (2018高二下·双峰开学考) 下表是亚欧大陆40°N~50°N气温距平值和降水距平值(距平值是该地气温、降水与同纬度气温、降水平均值之差)。据表回答下列各题。
(1) 关于四地气候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地主要受暖流影响,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均匀    
B . ②地受季风影响,冬冷夏热,气候大陆性强    
C . ③地位于大陆内部,远离海洋,气温年较差大    
D . ④地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    
(2) 导致①地所属气候类型在亚欧大陆的分布面积大于北美大陆的主要原因是( )
A . 海陆分布、地形    
B . 海陆位置    
C . 地形、洋流    
D .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 (6分)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冬季某时天气形势图,图中虚线表示的天气系统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向东南方向移动。完成下列各题。
(1)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气压值最大的是( )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 10小时后,甲地最有可能出现( )
A . 雷暴天气    
B . 晴热天气    
C . 灰霾天气    
D . 雨雪天气    
3. (4分) (2017高一下·张家口月考) 下图为“某河流上下游两个水文观测站测得的全年流量曲线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 )
A . 降水    
B . 湖泊水    
C . 地下水    
D . 冰川积雪融水    
(2) 下列有关甲、乙流量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为上游  ②乙为上游  ③甲站的流量受水库调节  ④乙站的流量受水库调节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4. (4分) (2019高一上·阿城期中) 如图是“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内外力作用发生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
A . 褶皱、岩浆侵入、岩浆喷出、沉积、断裂    
B . 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C . 褶皱、沉积、岩浆喷出、岩浆侵入、断裂    
D . 断裂、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    
5. (2分) 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面小题。
(1) 日本与新西兰的地理特征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所处的南北半球不同,但都位于东半球    
B . 日本的面积小于新西兰    
C . 两国均以丘陵地形为主    
D . 两国的气候都具有海洋性特征    
(2) 关于两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均临近消亡边界    
B . 地质灾害均为内力作用生成    
C . 均多温泉    
D . 均临近太平洋板块    
6. (4分) 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表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温度之差,指数大的年份夏季风偏强,反之夏季风偏弱。东亚 1960-1999 年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逐年变化。据图推断我国东部季风区( )
A . 夏季风逐年增强    
B . 夏季风逐年减弱    
C . 1961 年华北地区降水偏少    
D . 1980 年江淮地区降水偏多    
7. (6分) (2020高一下·深圳月考) 我校地理刘老师外出旅游拍摄了一组地貌景观图片如下。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图 a 中悬崖末端形似拱门的景观拍摄于深圳市大鹏半岛,其形成过程中( )
A . 海水沉积起主导作用                        
B . 风力侵蚀起主导作用    
C . 海水侵蚀起主导作用    
D . 流水侵蚀起主导作用    
(2) 下列地貌与图 a 景观属同一类型的是 ( )
A . 沙滩    
B . 海蚀崖    
C . 风蚀柱    
D . 石钟乳    
(3) 塑造图 b 所示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
A . 风力侵蚀    
B . 海浪侵蚀    
C . 冰川侵蚀    
D . 流水侵蚀    
(4) 图 b 景观中许多地方不长植物,其原因是( )
A . 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