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三月份月主题活动计划——学会助人学会感恩一( 1)班一、指导思想: 古诗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含辛茹苦地养育子女,子女就应当孝敬和感恩父母,回报父母。但是我们当前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是小皇帝、小公主,关怀备至,宠爱有加,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长辈们惟恐伺候不周,再看看我们身边的孩子,有着自私、冷漠、不思回报的不良习惯的不在少数,他们只想索取、不懂得如何去爱别人。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的修养,一个文明的有着良好素养的的人不仅应该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而且对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也应该发自内心地感激,而不应该忘恩负义。让每个孩子都学会把感恩放在首位,真正体会家长、老师、同学之间的爱,引导他们最大可能地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其实比传授知识技能更重要。我会将感恩教育渗透在语文学科中,将感恩教育融入于活动之中,并初见成效。一、感恩教育渗透在语文学科中语文学科的特殊优势在于其教学内容都以文学作品为主,这些作品中的思想观点、道德情操等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感染和陶冶的作用。例如,《握住母亲的脚》是一篇真挚感人的文章,主要写了一位考官在接受大学生应聘时出了一道奇特的考题:要求大学生要抱一抱母亲的脚。家境贫寒的大学生回去后,接受了考官的条件,为母亲洗脚,并将母亲的脚拥在怀中,终于体会到了母亲的艰辛, 明白了考官的用意, “一个人只有理解了母亲,他才可能理解生活,明白自己的责任。”学生们学了课文后,感悟到母亲培养一个孩子不容易,要花费无数心血, 懂得了母爱的伟大在于不求索取的奉献,懂得了一个人只有读懂了自己的母亲, 才能真正把握人生。教师因势利导让他们回忆母亲于我的点滴关爱,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述说。此时爱在心中流淌,细腻无私的爱溢满心中,感激之情由然而生。于是我布置了一份作业:回家为母亲洗一次脚,把感恩的真心付诸于实际行动。在第二天的交流中,不少学生谈到了对母亲的新发现,有的说,我妈妈舍不得买好鞋将就着穿劣质鞋,脚被磨破,生了茧;有的说,妈妈的脚常常痛,因为她是营业员每天得站 8小时……母亲的节俭、辛苦、时时为孩子着想那份无私的爱震撼了孩子们的心,增进了母子之间的情感,感恩之心化为实际行动,达到了良好的效果。二、感恩教育融入于活动之中通过丰富多彩、富有童趣、受孩子们喜爱的德育活动,激发学生自主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锻炼和发展他们的各种能力,让孩子们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学会做人。第一、感恩父母。“做生鸡蛋的爸爸妈妈”活动,让学生每人带一只鸡蛋上学,坚持一周,看谁能在此期间细心呵护鸡蛋。使它完好无损。活动结束,要求学生把一周的感受写下来, 并进行交流。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体会到了做父母的不易。“感受母亲十月怀胎的辛苦”活动,让学生在自己的腹部绑上书包,模仿母亲怀胎,上下楼,并且吃饭洗脸时也要绑着书包。活动后,学生们体会到了母亲生养他时的辛苦,认识到父母是非常伟大的。利用不同的节日,如: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让学生通过节日,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做些让父母高兴的事。让学生学会关心父母,从行动上孝敬父母、感谢父母。第二、感恩老师。学校开展“爱校,爱师……”征文活动。通过活动的准备、开展、延伸,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在教导自己时的辛劳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受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真正含义。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