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文档名称:

风力发电机运行仿真.doc

格式:doc   大小:1,225KB   页数:3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风力发电机运行仿真.doc

上传人:sanshenglu2 2021/2/20 文件大小:1.2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风力发电机运行仿真.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基于MATLAB的“风力发电机运行仿真”
软件设计
摘要
关键词
1前言
1.1建模仿真的发展现状
20世纪 50—60年代, 自动控制领域普遍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研究控制系统动态过程和性能.“计算机模拟"实质上是数学模型在计算机上的解算运行, 当时的计算机是模拟计算机, 后来发展为数字计算机。1961年G。,认为“仿真”是指在实际系统尚不存在的情况下,对于系统或活动本质的复现。目前,比较流行于工程技术界的技术定义是系统仿真是通过对系统模型的实验,研究一个存在的或设计中的系统。仿真的三要素之间的关系可用三个基本活动来描述。如图1
图1 系统仿真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20世纪50年代初连续系统仿真在模拟计算机上进行, 50年代中出现数字仿真技术, 从此计算机仿真技术沿着模拟仿真和数字仿真两个方面发展。60年代初出现了混和模拟计算机, 增加了模拟仿真的逻辑控制功能, 解决了偏微分方程、差分方程、随机过程的仿真问题。从60—70代发展了面向仿真问题的仿真语言。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 以计算机技术、 通讯技术、智能技术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给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可视仿真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契机, 出现了多媒体仿真技术。多媒体仿真技术充分利用了视觉和听觉媒体的处理和合成技术, 更强调头脑、视觉和听觉的体验, “虚拟现实”一词。虚拟现实是一种由计算机全部或部分生成的多维感觉环境, 给参与者产生视觉、 听觉、 触觉等各种感官信息, 使参与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同时参与者从定性和定量综合集成的虚拟环境中可以获得对客观世界中客观事物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图2体现了仿真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进程。
图2 仿真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高度重视仿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美国等西方国家除军事用途外的其它行业中的仿真技术及应用都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如飞行模拟器、车辆运输仿真、电力系统、石油化工仿真系统等。
经过几个五年计划的努力,我国仿真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和长足的进步。在某些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总体水平,特别是应用水平与发达国家比较还有差距,需要进一步努力,加速发展仿真技术以缩小差距
1.2本仿真软件简介
2风力发电机各部分数学模型及仿真

风能利用系数(功率系数)Cp是指单位时间内风力机所获得的能量与风能之比。它是评定风力机气动特性优劣的只要参数,其定义式:
                          (1)
式中:
P为风力机的功率,单位是W;
ρ为空气密度,单位是kg/m3;
S为风轮的扫风面积,单位是m2;
V为来流风速,单位是m/s
在设计Savonius风力机时要考虑两个重要的结构参数:一个是重叠比OL(Overlap ratio),一个是高径比AP(Aapect ratio):
                             (2)
                      (3)
叶片重叠比对Savonius风力机的各种性能影响很大。如图4的风洞试验数据所示,具有不同的叶片重叠比的风力机的最大功率系数相差很大,合理设计叶片重叠比可以改善风力机的静态启动特性,对风力机的动态力矩变化的战俘和相位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图4 具有不同重叠比的Savonius风力机的性能
叶片高径比也对风力机的性能影响很大,~4,准确数值要根据设计目标、成本和安装地点的风况特点来决定。
叶尖速比λ是叶片的叶尖圆周速度与风速之比,用来描述风轮在不同风速中的状态:
                   (4)
式中:
n为风轮转速,单位是r/s;
ω为风轮角频率,单位是rad/s;
R为风轮半径,单位是m;
V为上游风速,单位是m/s
风力机通过叶片捕获风能,将风能转换为作用的发电机转子上的机械能,将吸收的叶片转矩为作用在发电机转子上的机械转矩.
风力机吸收功率可以表示为风速的函数,其模型表示为:
               (5)
所以风力机的机械转矩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