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2021年试论大学人文精神教育的思索.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试论大学人文精神教育的思索.docx

上传人:读书百遍 2021/2/20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试论大学人文精神教育的思索.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试论大学人文精神教育的思索
论文摘要:在当代化进程向纵深发展之际,大学人文精神教育愈显主要大学教育工作者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发掘蕴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教育思想,努力提升大学人文精神教育的实效。
  论文关键词:大学;人文精神;教育
  在当代化向纵深发展之际,塑造合乎时代和社会需求的新型国民就成为当务之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将使大学生在国民人口组成中的百分比日益提升,因此,国民素质的高低日益取决于大学教育的成效。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因为种种原因,人文教育或备受冷落,或收效甚微。部分院校将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在实际操作中简化成了“唯智主义”的单一化标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似乎家喻户晓,但急功近利的价值选择,却使部分院校弱化了育人的另二分之一责任——人文精神的培养。
  20世纪初,章太炎就提出了发人深省的“俱分进化论”,她认为:“进化之因此为进化者,非由一方直进,而必由双方并进。专举一方,惟言智识进化可尔,若以道德言,则善亦进化,恶亦进化;若以生计言,则乐亦进化,苦亦进化。双方进化,如影之随形。”(《俱分进化论》,《民报》第7号)。其意为:人的科学知识、智能是伴随历史的发展而进化的,而人的物质生活、道德观念则是苦乐善恶双方同时并进。章氏的研究提醒我们,在当代化过程中,怎样才能在科技、智能进化的同时,促***伦道德向善的方向演进,这是一个令人迷惑却又无法回避的问题。反观百余年来优秀的人对于这一问题的深沉思索,不难看出,在逐步走向当代化的过程中,怎样使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怎样主动引导国民正确处理诸如道德和义务,个人和群体,道义和利益等方面的关系,更是关乎社会主义当代化建设的成败。伴随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社会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发生了急剧改变。传统的人文精神难以完全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求,而系统、完整的现代人文精神又一时难以建立起来,正处于由旧趋新的转型期。加之大学人文精神教育的不甚得力,致使青年学生在精神领域中出现了部分失范现象。如降低理想、厌弃高尚、不善合作、唯我独尊、急功近利、患得患失、意志微弱、难耐挫折等。作为思想理论和社会人才生产基地的大学,应该在人文精神教育中充当什么样的角色?怎样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构建新型人才精神理论的框架?怎样才能提升大学人文精神教育的成效?这些问题,全部亟待大学教育工作者做出令人满意的回复。为此,必需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理论为指导,深入挖掘蕴于其中的人文精神内容,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主动开展科学的理想、信念、信仰教育。邓小平同志说:“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革命胜利的一个精神动力。’’“过去我们党不论怎样弱小,不论碰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一段时期以来,大学思想教育中存在一个“喜新厌旧”倾向,即对新思潮、新理论乐于接收,而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内容心存厌倦,甚至出现了部分青年学生对马列著作束之不观的严重问题。听说,有一位导师有感于学生的这种主观情绪,将《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隐去作者姓名等背景材料,让声称对马列著作不感爱好的学生去研读,结果学生读后大加称赞。该小说似乎极具凋侃性,但其所反应的问题是十分严厉的。所以,我们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