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了凡四训》学习体会1500字
作者 | 孟晓松
一、学习因缘
在辽宁科技大学读书期间,我有幸选修了宋明英老师的两门课程,均和传统文化相关。宋老师是传统文化论坛的讲师,曾经提议举行过鞍山论坛,她是一位慈爱智慧的长者。宋老师的课程将传统文化和当代企业管理相
结合,吸引了很多大学生,我便是其中一个。宋老师的课程是学校最热门的选修课之一,在老师的率领下我学习了传统文化,接触了《了凡四训》。学习的版本是线装书局出版的,作者是宋老师的恩师释净空教授,开篇即讲:《了凡四训》对自己的影响很大,自己十分兴趣,而且经常读诵。正逢奶奶逝世,立志要践行了凡四训,效法了凡先生,断恶修善,考取北京的硕士,改造个人和家族的命运。返校路上,碰到一位出家人,提议我四十九天为奶奶诵经、念佛,食素,宋老师表示支持和激励。回校后,学校举行五四演讲活动,我以了凡四训的基础内容发表专题演讲,并引用"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为结尾,分别荣获院、校一等奖,这也开启了我的落实之路,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人生有了方向,便觉十分光明和充实,内心变得愈发沉静而有力。
二、落实效验
自此以后,现在学校立下五百善事,求父母健康吉祥,完成后以为不够,改立三千件,确实感觉父母身心愉快。做善的方法有很多,譬如读诵和流通《弟子规》、《了凡四训》等善书、随手捡垃圾、分享学习资料给考研同学等等。其中,尤以随手捡垃圾最为方便、易行,在此过程中有很多同学或路人深受感动,有的一起捡,有的说最少不会乱扔垃圾了,也有的发传单的人不再来学校门口了,就这么善事一件件的完成,内心越来越富足和喜悦,这些富足和喜悦只有做了才会体会得到。现在,辽宁科技大学成立了专门的社团"明明德",长久开展捡垃圾活动,捡垃圾和读诵经典成为了大学校园里一道清净而阳光的风景线。后再立三千、一万专求考入艺术类最高学府中国艺术研究院,在一年的复习当中,有太多的问题得到了迎刃而解,碰到了新的院长也学习《了凡四训》,是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博士,对我关爱有加。备考中得到了师哥师姐的无私帮助,对于学习内容逐步豁然开朗,考试十分顺利,比第二名高出二十二分考取了2021年艺术学系第一名。曾国藩先生读后改号"涤生"不愧为正确之悟,稻盛和夫先生称《了凡四训》是"人生能动的伟大学问"果真是智慧之言。
三、流通意义
中华传统文化有三条根:《弟子规》,儒之根;《太上感应篇》,道之根;《十善业道经》,佛之根。《了凡四训》以因果教育连通了三条根,又以家规家训的形式展现在大众面前,方便学习,以其为起始和基础,不论学儒、学道、学佛均会有所成就。
开始我认为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