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2021年中国茶文化的历史.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中国茶文化的历史.docx

上传人:读书之乐 2021/2/22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中国茶文化的历史.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茶文化的历史

  茶作为中国的传统饮品,历史悠久,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异文化的组成部分,内容十分丰富多彩,下面是xx精心为你整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
    介绍
  很多书籍把茶的发觉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意思”统计了茶的医学价值。西汉以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荼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国魏代《广雅》中已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它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 此时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到清朝茶叶出口已成一个正式行业,茶书、茶事、茶诗不计其数。
  伴随文人饮茶之兴起,相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通常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两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业已形成,不但帝王、贵族聚敛成风,通常官吏乃至士人皆以夸豪斗富为荣,多效膏梁厚味。在此情况下,部分有识之士提出“养廉”的问题。于是,出现了陆纳、桓温以茶代酒之举。南齐世祖武皇帝是个比较开明的帝王,她不喜游宴,死前下遗诏,说她死后丧礼要尽可能节俭,不要以三牲为祭品,只放些干饭、果饼和茶饭便能够。并要“天下贵贱,咸同此制。”在陆纳、桓温、齐武帝那里,饮茶不但为了提神解渴,它开始产生社会功以有,成为以茶待客、用以祭奠并表示一个精神、情操的手段。饮茶已不完全是以其自然使用使用价值为人所用,而是进入了精神领域。
  魏晋南北朝时期,多种文化思想交融碰撞,玄学相当流行。玄学是魏晋时期一个哲学思潮,关键是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玄学家大全部是所谓名士,重视门第、容貌、仪止,兴趣虚无玄远的清淡。东晋、喃朝时,江南的富庶使士人得到临时的满足,终日流连于青山秀水之间,清淡之风继续发展,以致出现很多清淡家。最初有清谈家多酒徒,以后,清谈之风逐步发展到通常文人。玄学家喜演讲,一般清谈者也喜高谈阔论。酒能使人兴奋,但喝了多了便会举止失措、胡言乱语,有失雅观。而茶则可竟日长饮而一直清醒,令人思绪清楚,心态平和。况且,对通常文人来讲,整天和酒肉打交道,经济条年也不许可。天是,很多玄学家、清谈家从好酒转向好茶。在她们那里,饮茶已经被看成精神现象来对待。
  伴随佛教传入、道教兴起,饮茶已和佛、道教联络起来。在道家看来,茶是帮助炼“内丹”,升清降浊,轻身换骨,修成长生不老之体的好措施;在佛家看来,茶又是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秀之物。尽管此时还未形成完整的宗教饮茶仪式和说明茶的思想原理,但茶已经脱离作为饮食的物态形式,含有显著的社会、文化功效,中国茶文化初见端倪。
  唐代茶文化的形成
  780年陆羽著《茶经》,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其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以后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和禅教的兴起相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精止渴功效,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订茶礼、设茶堂、选茶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