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个体差异对座面舒适性影响的研究目的:验证个体差异对座面舒适性是否有影响。方法:用 BMI 指数和体脂肪率对人群进行分类,再通过主观的问卷调查和客观的座压实验, 对问题进行验证。结果: 从主观分析和客观分析得出, 个体差异确实对座面舒适性有影响。但是没有人研究以人为变量的压力分布问题。通过座压实验和定性定量的研究, 验证是个体差异对座面舒适性有影响。为以后的设计做更好的指导。背景和现状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 发现瘦的人愿意坐软的椅子, 胖的人愿意坐硬的椅子。瘦的人经常抱怨“这椅子太硬了”。胖的人也经常会抱怨“这椅子坐的我腰疼”。其实这些问题正是椅子的舒适性出了问题。发现这个问题后, 试图以人为变量进行座椅舒适性的研究。进而对国内外这个方向的文献进行了研究,很少有这方面的研究。被试人群分类经过一些前期的了解和调研,我尝试用一些方法对被试人群进行分类。首先,采用 BIM 指数对人群进行简单的分类。 BIM 指数公式:体质指数( BMI )= 体重( kg)÷ 身高^2(m) 以往断一个人的胖瘦的方法,就是使用身高及体重之比率(即 BMI , 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值) 来判定, 不过此种方法容易忽略了人体脂肪之多寡。因此,要判断一个人真正的肥胖程度,除了用 BMI 做参考指标外,另外还必须要检测体脂肪率, 所以引入一个新的指数, 即体脂肪率。体脂肪率公式:体脂%= × BMI + × 年龄-- × 性别体脂肪率标准:男性体脂>25% ,女性>33% 是诊断为肥胖的标准最后统计出 30 名被试的 BMI 指数和体脂肪率,从体脂肪率可以检验 BMI 指数, 可以很明显的分辨出三类人的个体差异。故将 30 名被试分成了三类人群,进而可进行主观和客观实验。人对座面压力舒适性的主观分析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 作为调查人对座面压力舒适性的主观分析。此处引入一个评价方法,即舒适整体等级的评价: Kolich ( 1999 ) 提出“整体舒适指数”评估方法,参与者完成有十个问题的调查问卷。每一个问题都采用七分量表法,从―3到+3 ,从不舒适到舒适依次命名,其中0 代表正好。随机找了 30 个被试,进行问卷调查。基本上男性和女性人数平均。问卷总结结果:正常的人对座椅的舒适度评价为- 到0 之间,瘦的人对座椅的舒适度评价为-0. 5到- 5 胖的人对座椅的舒适度评价为0 到 。所以从主观研究的角度得出结论,个体差异对座面的舒适性是有影响的。人对座面压力舒适性的客观分析首先, 让被试都坐同一把人机工程椅, 然后观察分布曲线图。采用美国 Teksca n 公司所提供的体压分布测量系统( BPMS , body pressure measure system ) 测试人- 座面压力分布数据。首先邀请 30 名被试, 并要求被试在 5 个小时内无剧烈运动。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