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二阶段.doc

格式:doc   大小:1,24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二阶段.doc

上传人:rsqcpza 2021/2/23 文件大小:1.2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二阶段.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3年下半年第二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四章至第五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江大网院(生产力促进中心)学****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业余高起专
专业: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工件定位时,D 是绝对不允许的。
A.完全定位; B.不完全定位; C.过定位; D.欠定位。
2.磨削光轴时,若磨削条件相同,则 B 材料磨削后的表面粗糙度值较小。
A.20钢; B.45钢; C.铸铁; D.铜。
3.在车床两顶尖间装夹一根光轴进行车削加工,工件的长径比很大,工件刚性很差。这时,由于工艺系统刚度的影响造成的加工误差,使工件呈 C 。
A.中凹马鞍形; B.锥形;C.腰鼓形;D.双曲面形。
4.机械加工中产生高温会引起零件表面层金属的相变,若相变后表面层体积缩小,则将产生 A 。
A.拉应力 B.压应力 C.拉应力、压应力都有
5.加工误差的性质可分为系统性误差和随机性误差, C 属于随机性误差。
A.***磨损; B.工件热变形; C.材料的硬度变化。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计10分)
1.工件以一面两孔定位时,实际上限制了工件的 六个 自由度。
2.工件以单一平面定位时,没有 基准位移 误差。
3.试列举出三种随机性误差的项目:(1) 测量误差 ;(2) 多次调整误差 ;(3) 内应力引起的变形 。
4.误差复映系数反映了 工件 误差与 毛坯 误差之间的比例关系。
5.加工表面质量中,对零件疲劳强度影响大的因素是: 表面粗糙度 、 残余应力 和冷作硬化 等。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欠定位:如果某些应予消除的自由度没有被消除。出现工件定位不足,称为欠定位。
2.误差敏感方向:是指通过刀刃的加工表面的发现方向。是产生加工误差最大的那个方向。
3.表面层冷作硬化:机械加工过程中,金属被加工表面层受切削力的作用产生冷塑性变形,使晶格扭曲,使得金属表面层的强度和硬度有所提高,这一现象就称作为冷作硬化。
4.基准位移误差:由于定位副制造不准确,是的设计基准位置发生变动而产生的定位误差。
5.接触刚度:指部件结合表面在垂直于平面的力的作用下抵抗接触表面之间变形的能力。
四、简述题 (每小题6分,共计24分)
1.工件在夹具中夹紧时对夹紧力有何要求?
答:(1)夹紧力方向应正对主要定位基准。保证工件定位准确可靠,不破坏原定位精度;夹紧力方向应尽量与工件刚度最大的方向一致,以减少工件的变形;夹紧力的方向应尽可能与切削力、工件重力方向一致,以减少所需夹紧力。
(2)夹紧力的作用点应在几个支承所组成的支撑面积范围内,避免工件产生倾覆力矩;夹紧力的作用点应处在工件刚度较好的部位,以减少工件的夹紧变形;夹紧力的作用点应尽可能靠近被加工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