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学家长培训心得体会家长培训心得体会四篇
11月28日我参与了学校举行的家长培训班,首先感谢学校给这么一次难得的培训机会,对我们家长来说肯定是获益匪浅的,对我来说是一次警觉,平时忙于工作总感觉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实际上难得完全没有时间吗?自己看电视、上网或应酬的时间花了多少呢?以前总认为父辈在教育我们上仿佛没有什么尤其,但反过来思索,当初父辈们的精力全部放在一家人的生计上,同龄人像我能跳出农门的只有极少数,时代不一样了,现在的孩子全部很优异,尤其是在一个教育水平较高的学校里,假如不重视孩子的培养教育那她很可能就会成为一个落后者。
好的行为习惯对一个人来说终生受益,相信很多小孩全部有部分不良的习惯,如做事拖拉、马虎、丢三落四、不爱做家务等等。怎么改变呢?教授讲到几点,一是是要坚持不懈,手段既要温柔又要有标准,讲究方法方法;二是要从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三是注意引导,尤其是第一次发生不好的行为要阻止;四是以身作则,家长要求孩子的首先自己应做到,要示范表率。
做孩子的好友而不是她的上级,反思以前的教育思绪还是棍棒教育为主,往往是命令式、强迫式,这么只会激起孩子的逆反情绪,效果可想而知。老师讲的平等交流法、说服教育法、赏识激励法全部是很好的方法,给我很大的启发。
只有不成功的父母没有不成才的孩子,一个人的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和父母的培养有不可替换的关系,只有父母多尽可能多付出部分心血,言传身教,立即孩子不成才,但一定能成人,也就无怨无悔了。
刘康成的家长
首先对教委和幼稚园举行家长培训表示感谢,想家长所想,急家长所急,是教委和学校为家长做的一件实事,使我们在家庭教育上能够有所借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知家庭教育的主要性,但老师有的时候教得好自己的学生却教不好自己的儿女是常有的事。平时我也很重视家庭教育,经过这次听课从中得出以下体会。
一、只有在教孩子学会独立的基础上才能让她学会创新。
当今中国当代化进程越来越快,对人才创新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让孩子学会创新就必需先让孩子学会独立,这一点对于我们现在还相对封闭的传统教育来说尤为主要。我看过一篇有关中国和德国家庭教育比较的文章,德国人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和我们有很大的不一样。比如我们带孩子走路时,往往不自觉地牵着孩子的手或把孩子放在自行车车座上,而在德国却极少看到这么的现象。家长总是让孩子自己走,或骑着小自行车跟着,孩子摔倒了也历来不扶;孩子全部有单独的房间,自己整理、安排;在日常语言交流上,她们总是以咨询式、开放式的语言和孩子交流,激励孩子自由表示,自主决定。正是在这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孩子养成了独立的意识和自主的习惯,这种独立的意识和自主的习惯也使孩子愈加愿意主动地去学习,去深入创新。而非独立性的教育则使孩子常常处于等候、顺从、依附的状态,形成消极被动的心理,这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
二、要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是愉快的,从而学会主动学习。
当代人才观不是以一个人拥有多少知识,而是以一个人学习新知识能力的大小作为人才衡量标准的。快速发展的社会需要我们的孩子学会适应,学会主动学习,学会创新。但现行的学校教育往往以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这恰恰束缚了孩子的创新能力和对于学习的爱好,使她们对学习新知识产生畏惧心理。即使现在我们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不过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做父母的首先就要转变教育观念,比如不要太在意老师对孩子的评价,更不要以她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孩子,要善于发觉孩子的优点并支持她激励她大胆尝试新事物,让她感觉到学习是愉快的,从而对学习充满爱好。
三、学会做人是根本,一专多能和学好外语也很主要。
要学会做人。要教育孩子品行端正,比如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知恩图报等。不论哪个年代,这些全部是做人的根本。年轻的父母往往工作繁忙,要面对剧烈的竞争,但最好能坚持自己带孩子,方便和孩子建立感情,加强对孩子的教育。要一专多能。在竞争的社会,多个能力的培养肯定是需要的,但决不能所以而忽略专长的培养。拥有一技之长,这是竞争社会个人生存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学好外语。新世纪科技的飞速发展意味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谁掌握语言越丰富熟练,谁就能够在国际交流中通畅无阻。所以我赞成幼稚园开展外语教学。
四、自信心、合作精神、竞争能力、耐挫折能力是新世纪人才的必备素质。
未来社会充满竞争和挑战,要让孩子在新世纪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父母要着重对孩子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教育:1、树立自信心。自信心是成功的主要支柱,然而现在独生儿女的情况却令人担忧:很多孩子在家庭的呵护中变得胆小懦弱,缺乏自信,凡事全部想让父母代劳,假如要让她自己做,“我不行”三个就脱口而出。这种对自己缺乏自信的孩子,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