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2021年文言文语法知识点总结文言实词知识点总结.docx

格式:docx   大小:15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文言文语法知识点总结文言实词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非学无以广才 2021/2/24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文言文语法知识点总结文言实词知识点总结.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文言文语法知识点总结文言实词知识点总结

  文言实词知识点总结
  “常见”指出了考查范围,即教材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实词;“文中”是给出确定实词含义的详细语境;“了解”“含义”则说明高考既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的词义但又不是对原来知识的照搬和死记,而是借助详细语境,考查学生利用这些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部分知识点包含: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同形异义等。
  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需要注意一下几个情况:
  
  文言实词,有的和当代汉语意义完全相同,有的完全不一样。这两类词全部能够不去管它,关键应放在古今现有联络又有差异的实词上。如“食已和和如也”的“已”今作“已经”,这里是“罢”“完”的意思;如“偷”,古义有苟且、马虎、刻薄等意,今为偷窃。了解时不能不辨古今差异而随便地以今义释古义。
  
  文言以单音词居多,汉语以双音词居多。不要把两个连用的单音词误判白话文中的双音词,如“妻子”、“地方”、“指示”等。
  
  古代汉语常有通假字。一是音同音近通假,如“蚤”通“早”,“要”通“邀”,“裁”能“才”,“禽”通“擒”,“卒”通“猝”;二是形近通假,如“说”能“悦”,“谕”通“喻“。所以,了解时不要误把通假字作为本字。如 “以身徇国” ,“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中的“徇”通“殉”,看不出来,就会解错。
  
  所谓偏义复词,就是由两个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组成的词,其中一个词素表示意义,另一个只作陪衬,如《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便可白公姥”、“我有亲父兄这三句中,“作息”只有“作”的意义,“公姥”只有“姥”的意义,“父兄”只有“兄”的意义。假如不解依据上下文看出它们是“偏义”,就会了解错误。
  
  一词多义,在文言中是常见的语言现象,应依据详细语境作分辨。如“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中的“举”是“全”的意思(和“独”相对);“南取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