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河南省泌阳县高三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doc

格式:doc   大小:674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河南省泌阳县高三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doc

上传人:junjun2875 2021/2/25 文件大小:67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河南省泌阳县高三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河南省泌阳县高三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 (2019高二下·柳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简单是涤尽渣滓、        。小桥流水的天然,粗茶淡饭的怡然,素面朝天的淡然,嚼得菜根香,何陋之有?简简单单,过着烟火味弥漫的世俗生活,理所当然享受着生活的真实,人间自是有清欢。( )。
简单是洞明世事、贴心贴肺。纵使姹紫嫣红全开遍,似这般都付于断井残垣。人生苦短,岁月无痕,流水无情,        , 不需委曲求全。别人如何背叛、曲解,都无所谓,自己要忠于自己,不哗众取宠,不人云亦云,不曲意逢迎。做喜歡做的事,见想见的人,做真实的自己,纯粹、清凉、简单。
简单是无关风月、禅意妖娆,似一缕清风,荡涤胸怀,沁人心脾;似一轮明月,相照人间,明心见性;似一剪白云,纯净无垢,          。于深山古刹,听         , 与山林、草木、虫鱼为伴,岁月静好,浅喜安稳,云水禅心。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返璞归真    沧海桑田    洗净铅华    黄钟大吕    
B . 随心所欲    世态炎凉    浓妆艳抹    黄钟大吕    
C . 返璞归真    世态炎凉    洗净铅华    暮鼓晨钟    
D . 返璞归真    沧海桑田    浓妆艳抹    暮鼓晨钟    
(2) 放在括号内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简单是一种形式,是一种心灵的丰盈与成熟。    
B . 简单是一种形式,实则是心灵的丰盈与成熟。    
C . 简单看似一种形式,实则是一种丰盈与成熟的心灵。    
D . 简单看似一种形式,实则是心灵的丰盈与成熟。    
(3) 划线句子是化用了哪位诗人的诗句?选项正确的一项是( )
A . 白居易    
B . 纳兰性德    
C . 汤显祖    
D . 李清照    
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 (6分) (2020高三上·哈尔滨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汉初文景时期,文景二帝继续行黄老无为之术,奠定了西汉国富民强的物质文化基础,揭开了武帝盛世的序幕。
高祖统一,百姓得离战争之苦,然而,“马上逆取”政权的君臣们,却不得不面对满目疮痍而人心思定的汉初天下。对于经历秦火又回到功能混融、领域不分的汉初社会而言,唯有确立与氏休息、“清静无为”的治国之策方可恢复生产、维持统治,施行黄老之治怜逢其时。
黄老思想以既定秩序为前提,是退却条件下的进取;在吸纳儒家的仁与礼、法家的法与势的同时,将正统道家从遁世主义转向经世致用,从消极无为转变为积极有为。
高祖、惠帝遵从黄老思想,实行“清静无为”“与民休息”“扫除烦苛”和崇尚节俭等较为宽舒的统治政策,迎来了“汉接秦弊”后政治的稳定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景帝时期,对黄老思想更是推崇备至。黄老思想为文景时期的社会带来了轻徭薄赋、节俭缓刑的宽舒政策,也带来了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和兼采百家之长的学术氛围。文帝即位,更是博采众长,任用贾谊、晁错、公孙臣等为朝臣。新王朝的诞生,为走过秦暴政而浴火重生的士人提供实现抱负、施展才能的机会和舞台,汉初社会日渐呈现出宽松而自由的文化氛围和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社会气象。
文景时期的学术繁荣与春秋战国的思想争鸣有所不同,汉初的各家各派不断探寻实现王朝长治久安的举措。
文景时期形成了充满博大、包容、进取的文化气息,令经历了暴秦的文人重新唤起了积极进取、治国安邦、立功扬名的强烈愿望。汉初文人在宽松的政治生态环境下,积极追寻春秋战国士人建功立业的足迹以求不朽。与春秋战国时期不同的是,汉初文人一切建功立业目标的设定无不与大一统的现实政治紧密相关,都在直面社会现实症结,提出治国良策。汉初文人,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兼具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远见卓识,敏锐地洞悉王朝初安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形势,深刻揭示了文景盛世下的社会潜在危机,以深切的忧患意识彰显出个体生命的光彩。
“务为治”,因时事而权变,是汉初文人安邦立国建功立业的途径,儒学由汉初被排拒于政治中心之外到武帝时“独尊儒术”,60余年间与汉初社会政治之间的成功互动,很好地诠释了这一发展特点。
从高祖排斥汉儒观念,到文帝颇征文学之士,汉儒社会地位的改变,是以黄老之术无为而治的学术包容为前提的,是文人一直致力于解决汉初社会现实问题而努力的结果。
汉武帝元光五年,汉初文人完成了由士到士大夫的转变。对汉初的文人而言,这一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年。从这一年开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