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学英语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二、基本理念三、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一、语言技能二、语言知识三、情感杰度 四、学习策略 五、文化意 识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四、教材的 编写和使用建议
第一部分前言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 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己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都把英语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 成部分,并将其摆在突出的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 就。然而,英语教育的现状尚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 时代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 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 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出发,倡导体 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 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一、 课程性质
外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英语是外语课程中的主要语种之一。 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 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 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 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 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 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 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 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
质教育。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 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二)整体设计目 标,体现灵活开放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
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 语言运用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以下简称《标准》),将课程目标设定为九个级别并以学生“能够做某事” 具体描述各级别的要求,这种设计旨在体现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能力发展循序 渐进的过程和课程要求的有机衔接,保证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整体性、灵活 性和开放性。(三)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
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 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 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 视野的过程。(四)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
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 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 形成积极的学习杰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五)注重过程评价, 促进学生发展 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 该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 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终结性评价应着重 检测学生综合语言技能和语言应用能力。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 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英语课程 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六)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英语课程要力
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 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 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积极鼓励和支持 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三、设计思路《标准》采用国际通用的分级方式,将英语课程目标按照能 力水平设为九个级别。该设计遵循了语言学习的规律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生理 和心理发展的需求和特点,也考虑到我衡的实际,旨在体现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国家英语课程要求从3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