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历年生理学考试重点总结执医笔试 2008-08-22 22:48:40 阅读 321 评论0字号: 大中小一、细胞的基本功能 O2和 CO 2 ,借助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或通道蛋白的帮助进入细胞的过程是:易化扩散 ,能量由何处供给细胞膜 +由细胞外液进入细胞的通道是电压门控通道或化学门控通道 ,产生活动或活动加强称为兴奋 10. 刺激是指机体、细胞所能感受的何种变化内或外环境 11. 神经、肌肉、腺体受阈刺激产生反应的共同表现是动作电位 12. 衡量兴奋性的指标是阈强度 13. 保持刺激作用时间不变,引起组织细胞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称阈强度 14. 阈刺激是指阈强度的刺激 15. 兴奋的指标是动作电位 16. 细胞在接受一次刺激产生兴奋的一段时间内兴奋性的变化,不包括下列哪期恢复期 17. 决定细胞在单位时间内能够产生兴奋的最多次数是绝对不应期 18. 绝对不应期出现在动作电位的哪一时相锋电位 19. 有关静息电位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是指细胞安静时,膜外的电位。 20. 锋电位的幅值等于静息电位绝对值与超射值之和 21. 阈电位指能引起 Na +通道大量开放而引发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数值 22. 有关局部兴奋的特征中哪项是错误的有全或无现象 23. 有关兴奋在同一细胞内传导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呈电紧张性扩布 A是由局部电流引起的逐步兴奋过程 B可兴奋细胞兴奋传导机制基本相同 C有髓神经纤维传导方式为跳跃式 D局部电流强度数倍于阈强度 24. 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物质是乙酰胆碱 25. 关于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哪项是错误的终末池中 Ca 2+ 逆浓度差转运 A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深部 B横管膜产生动作电位 D Ca 2+ 进入肌浆与肌钙蛋白结合 E兴奋-收缩耦联的结构基础为三联管 26. 兴奋性周期性变化中哪一项的兴奋性最低绝对不应期 27. 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进行逆浓度差吸收时,伴有 Na + 顺浓度差进入细胞,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所需的能量间接地由何者供应。钠泵 28. 记录神经纤维动作电位时,加入选择性离子通道阻断剂河豚毒,会出现什么结果。除极相不出现 29. 在对枪乌贼巨大轴突进行实验时,改变标本浸浴液中的哪一项因素不会对静息电位的大小产生影响。 Na +浓度 BK+浓度 C温度 D pH E缺氧 30. 人工减小细胞浸浴液中的 Na +浓度,所记录的动作电位出现幅度变小 31. 有机磷农药中毒出现骨骼肌痉挛主要是由于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32. 在神经-骨骼肌接头中消除乙酰胆碱的酶是胆碱酯酶 33. 动作电位沿运动神经纤维传导抵达神经- 肌接头部位时,轴突末梢释放 Ach ,使终板膜产生终板电位, 然后在什么部位引发动作电位肌细胞膜 34. 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因素是肌浆中何种离子的浓度升高 Ca 2+ 35. 细胞外液高浓度葡萄糖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是属于载体易化扩散 36. 组织兴奋性降低,组织的阈值增加 37. 可兴奋细胞受刺激后,首先出现局部电位 38.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组成是锋电位 39.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复极相, K+外流至膜外又暂时阻碍 K+进一步外流,结果形成负后电位 40. 刺激引起兴奋的基本条件是使跨膜电位达到阈电位 41. 在神经-骨骼肌接头部位释放 Ach 产生终板电位的过程中,有何种通道参与化学门控通道 42.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除极相的产生与 Na +通道开放有关,这种 Na +通道属于电压门控通道 43. 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肌细胞兴奋时释放到肌浆中的 Ca 2+ 通过什么机制回收到肌质网终末池。钙泵 44. 神经纤维兴奋时所产生的 Na +内流和 K+外流,通过什么机制得以恢复静息状态。钠泵 45. 细胞代谢所需的 O2和所生产的 CO 2是通过什么渠道跨膜转运脂质双分子层二、血液 8% A运输物质 B参与机体的免疫 C缓冲 pH 值D参与生理止血 pH 值主要取决于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