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4
文档名称:

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doc

格式:doc   大小:141KB   页数:4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doc

上传人:sssmppp 2021/2/26 文件大小:1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护理技术操作常规(2011年版)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第一节 皮内注射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一)疼痛
1、 发生原因:(1)注射前病人精神高度紧张、恐惧;(2)传统进针 法,进针与皮纹垂直,皮内张力高,阻力大,推注药物时使皮纹产生机械 断裂而产生撕裂样疼痛;(3)配制的药物浓度过高,药物推注速度快或推 药速度不均匀,使皮肤游离神经末梢感受器受到药物刺激,引起局部定位 特征的痛觉;(4)注射针头过粗,欠锐利或有倒钩,或操作者操作手法欠 熟练;(5)注射时消毒剂随针头进入皮内,消毒剂刺激引起疼痛。
2、 临床表现:注射部位疼痛感尖锐,推注药物时加重。有时伴全身 疼痛反应如肌肉收缩,呼吸加快,出汗,血压下降,严重者出现晕针、虚 脱。疼痛程度在完成注射后逐渐减轻。
3、 预防及处理:
(1) 注意心理护理,向病人说明注射的目的取得病人配合;
(2) 原则上选用无菌生理盐水作为溶媒对药物进行溶解,准确配制 药液,避免药液浓度过高对机体的刺激;
(3) 可选用神经末梢分布较少的部位进行注射,如选取前臂掌侧中
段做皮试,不仅疼痛轻微,且更具有敏感性;
(4)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可引起发生机体过敏反应的药
物。
(5)对已发生局部组织反应者,进行对症处理,预防感染。出现局 部皮肤瘙痒者,告诫病人勿抓、挠,用5%碘伏溶液外涂;局部皮肤有水 疱者,先用5%碘伏溶液消毒,再用无菌注射器将水疱内液体抽出;注射 部位出现溃烂、破损,则进行外科换药处理。
(二) 注射失败
1、 发生原因:(1)患者躁动、不合作,多见于婴幼儿、精神异常及 无法正常沟通的病人。(2)注射部位无法充分暴露,如穿衣过多、衣服袖 口过窄等。(3)操作欠熟练,如进针角度过深或过浅,导致针头斜面未完 全进入皮内。(4)注射药物剂量欠准确,1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护理技术操作常规(2011年版)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如药液推注量过多或不足。
2、 临床表现:无皮丘或皮丘过大、过小,药液外漏,针口有出血现 象。
3、 预防及处理:(1)认真做好解释工作,尽量取得病人配合。(2) 对不合作者,肢体要求充分约束和固定(3)充分暴露注射部位,穿衣过 多或袖口窄小者,可在注射前协助病人将选择注射的一侧上肢衣袖脱出。
(4)提高注射技能操作,掌握注射的角度与力度。(5)对无皮丘或皮丘 过小等注射失败者,可重新选择部位进行注射。
(三) 虚脱
1、发生原因:主要有心理、生理、药物、物理等因素引起。心理方
面病人多数无注射史,对皮内注射存在着害怕心理,注射时精神高度紧张, 疼痛加剧。此外,病人对护士不了解和不信任,增加紧张心情。生理方面, 身体虚弱,各种外来刺激增强时可出现头晕、眼花、恶心、出冷汗、摔倒 等虚脱现象。
2、 临床表现:头晕、面试苍白、心悸、出汗、乏力、眼花、耳鸣、 心率加快、脉搏细弱、血压下降,严重者意识丧失。多见于体质虚弱、饥 饿和情绪高度紧张的病人。
3、 预防及处理:(1)注射前解释,询问病人饮食情况,避免在饥饿 下进行治疗。
(2)选择合适的部位、注射器、做到二快一慢。(3)有晕针史或疑 似患者宜采用卧位。(4)注射过程中随时观察病人情况。如有不适,立即 停止注射。注意区别过敏性休克和虚脱。虚脱者取平卧位,保暖,针刺人 中、合谷等穴位,清醒后予口服糖开水等,少数也可予氧气吸入或呼吸新 鲜空气。
(四)过敏性休克(最严重的并发症)
1、 发生原因:(1)操作前未询问过敏史。(2)病人对注射的药物 发生速发性过敏反应。
2、 临床表现: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肺水肿而引起胸闷、气促、 哮喘与呼吸困难。周围血管扩张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面色苍白、出冷 汗、口唇发纟甘、脉搏细弱、血压下降。脑组织缺氧而意识丧失、抽搐、二 便失禁等。其他有尊麻疹、恶心、呕吐、腹痛与腹泻等。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护理技术操作常规(2011年版)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3、预防及处理:(1)皮试前仔细询问药物过敏史。(2)皮试观察期 间,嘱病人不可随意离开。(3)%盐酸肾上腺素、尼可刹 米、洛贝林等急救药品,(另备氧气、吸痰器等)。(4)一旦发生过敏性休 克,立即组织抢救。
(五)疾病传播
1、 发生原因:(1)操作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则。如未执行一人 一针一管,抽药过程中被污染,皮肤消毒不严格等。(2)使用疫苗,特别 是活疫苗,未严格执行有关操作规程。用剩的活疫苗未及时灭活,用过的 注射器、针头未焚烧,污染环境、造***群中疾病传播。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