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5/1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一. 指导思想: 继续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思想, 实施素质教育, 更好的培养学生各方面综合实践的能力, 带领学生走入更广阔的社会活动空间, 丰富学生的知识、情感等方面的体验。围绕“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 让学生在活动学习”的教育理念, 进行《我爱家乡》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建立一支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实施的研究》的课题研究为抓手,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二. 主要措施: (一) 教师指导要落到实处: 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老师指导不能只偏重活动形式, 忽略具体活动方法的指导; 偏重活动过程与阶段, 忽略活动的具体落实程度; 偏重书面的方案完成,忽视过程性资料的积累; 主题活动不能浮于表面,缺少深度。 1. 指导教师要制定学生活动主题的具体指导方案,编写活动设计,参考设计:主题来源、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 2. 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活动展开过程可能遇到哪些问题和困难应有预先的设想和解决方案。 3. 指导教师要明确具体任务: 指导如何选择主题, 到哪里去找问题? 怎样把问题变成研究课题? 指导制订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包括的内容, 如要做什么? 怎样做? 做成什么? 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指导查阅文献资料,需要哪些资料? 可以从哪里找到这些资料? 如何整理资料? 指导学会社会调查, 如确定调查的内容, 确定调查的对象, 设计调查问卷, 发放调查问卷, 整理调查数据, 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等。指导学会整理和分析资料, 对记录的目的, 记录的原则, 记录的方法进行辅导。指导选择成果表现形式, 有文字类: 课题研究论文; 有实物类: 模型, 音像制品, 多媒体制品, 网页, 广告; 在选择成果表现形式的原则、方式方面给予指导。指导学生评价自己的表现和研究成果:可以写小论文、活动日记等。 4. 指导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科学评价。(二) 管理落到实处 1. 细化管理制度(1) 制订实施计划: 全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计划; 年段实施计划; 班级实施计划。(2) 成立年级研究组,确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年级负责人、班级负责人。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各个环节都落到实处。(3) 建立随堂听课制度, 将该课程列入六认真检查和考核的项目。加强对该课程实施的随机检查,努力杜绝随意占用该课的情况发生。(4) 提倡集体备课制度, 但不提倡案例共享, 每位老师应根据班内实际情况, 独立设计特色性方案, 积累规范的资料。(5) 制定奖励制度:制定科学的考核奖励办法,教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质量, 作为教师教学业务考核、晋级、职称评定、评选先进的依据之一。对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做出成绩的教师, 给予表扬和奖励。 2. 细化研讨制度: (1) 每学期学校都要开展一次校级综合实践活动观摩活动。面向全校开放,及时作好活动的总结、评价和记录。(2) 年级组两周一次研讨形成制度,每学年每位老师在校内上一节研讨课。(3) 注重规范的积累过程性资料,如:学生活动活动方案、活动日记、学生搜集的资料卡、学生调查表等。(4) 细化学生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要注重形成性评价, 让学生在课堂观察、开放作业、专题汇报、个案调查、实际操作等评价过程中互相评价,让家长、社会力量参与评价小学综合实践总结小学综合实践课与社会生活相